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惜和平,构建和谐——阿莹随笔集序

(2010-12-05 17:48:37)
标签:

阿莹

巴黎

旅途慌慌

埃菲尔铁塔

莎士比亚故居

世贸大厦

文化

分类: 序言

                            珍惜和平,构建和谐  

                                ——阿莹随笔集序

 

                             艾克拜尔·米吉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人的一种人生境界追求。我们从阿莹新随笔集《旅途慌慌》中可以领略一二。我和阿莹2005年秋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成为同班同学。那时他在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任上。应当说,是一个工作繁忙的岗位。但是,平常我们之间的沟通大多是以文学为主。此前,他就出版过短篇小说集《惶惑》,散文集《绿地》、《重访绿地》,报告文学集《中国9910行动》等作品。他还为我送上新近出版的散文集《俄罗斯日记》。他读过很多的书。于是,我们之间有了许多共同的话语,成为文友。这也是党校学习生活的一段插曲和另一种收获。后来,他创作的陕北大型秧歌《米脂婆姨绥德汉》进京演出时,我亦前往观摩,并为他的创作收获称道。

    今年,阿莹又来中央党校学习(他已调任陕西省国资委主任),同时带来他的新随笔集稿《旅途慌慌》,希望由我作序。我欣然应允。我为他对文学的这种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这是一部特殊的随笔集。开卷品读,十年前的历史瞬间在你眼前蓦然闪现,那一幕幕历史画面历历在目。这是一次特殊的旅程,在遥远的美国纽约,凝聚了二十世纪骄傲的世贸大厦双子座就在一天前被两架喷气式客机穿透,那座直指蓝天的象征性建筑,在世人眼前轰然坍塌,弥漫的烟尘吞噬了无数生命——9·11——成为一道历史的分水岭——更是一道难以磨灭的历史记忆和伤痛。但对翌日登上旅程的阿莹来说,他当时还来不及细细咀嚼和厘清这一恐怖的历史事件真相,只觉得这是一次郁闷的启程,久久期待的西欧之旅居然会在一种恐怖的氛围中开始。也许,这就是恐怖主义所要达到的意欲。

    显然,他们这次欧洲之行,本来是一件期盼已久令人神往的愉快旅程,他们不仅将会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留给人类的美仑美奂的艺术珍品,充分享受艺术魅力;一睹那些演绎过无数历史故事的遗迹与建筑,领悟悠悠历史的真谛;还可以走进那满目皆是奶牛与风车的牧场,尽享和平宁静的田园风光。当然,他们还将参观两个规模宏大的防务展览,那是当今世界顶尖武器的集中亮相,其中的奥妙与新奇更会给他们此行带来别样的诱惑与期许。

    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的视线投向艾文河畔静谧的斯特拉福德小镇深处的莎士比亚故居。伟大作家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一代一代人为之着迷。不过,这座静谧小镇眼下显得冷寂,以至于冷寂得让人生出些许的“恐怖”来,不由得让作者想起昨天纽约世贸大厦上纵身跃下的点点飞影,那个揪心场面令人断肠。夜幕降临,伦敦也近了,不断地听到远远近近的警笛声,显然纽约腾起的浓烟已经刮到了这片土地上,凄美的传说又在与今天的爱情嫁接,但恐怖的阴霾依然挥之不去。

    当然,凡尔赛宫的雍容华贵与国人昔日蒙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已成为一道难以忘却的历史记忆。不过,雨果笔下的浪漫主义经典之作,香榭丽舍大道的历史文化,与埃菲尔铁塔和皇宫交织在一起展示着巴黎的辉煌。恐怖的阴影似乎亦欲覆盖巴黎的繁华,但巴黎人好象并没有过度恐慌,大街与景点没有显露出任何异样,不由得令作者想起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时的坚毅和从容。作者感慨埃菲尔铁塔下的巴黎确实美丽典雅,这里和平宁静的生活是一种享受。的确,作者在本集中的每一篇随笔,都像一幅幅精致的油画,勾勒出欧洲各地旖旎风光和历史文化;又像一曲曲动人的旋律,流淌着莫扎特的《交响曲》,舒伯特的《小夜曲》,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字里行间无不褒扬真善美,谴责掠夺、战争、恐怖,浸透着充满正义的爱,描绘出一片弥足珍贵的和平景象。令读者在获得阅读喜悦的同时,倍感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是的,当今世界需要珍惜和平,需要共同构建和谐世界。我想,这也是阿莹随笔集《旅途慌慌》蕴含的价值所在。感谢作者在特殊的慌慌旅途中依然孜孜不倦地记录着所见所闻所思,为我们留下这样一部催人思奋的优美文字。与此同时,我们期待着作者为读者奉献充满艺术心智的更多新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