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叶广芩关注很早,当时我在《民族文学》工作,我把她作为一个满族作家纳入视野向她约稿。当时她作品的特点是写满族旗人的家族故事,很吸引人。1999年我们选建国五十周年少数民族作家作品选,就选过她的中篇小说。今年1月,我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颁奖仪式,《青木川》获得大奖。
我读过《青木川》后,对叶广芩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觉得她作为北京下乡知识青年,1968年来到陕西,在那里生活了41年。但她过去好像从统计学意义上是陕西作家,从她创作的作品来看,她实际上是满族作家或者北京作家。读完《青木川》以后我重新认识叶广芩,她从文化上已经归之于陕西,她把陕西偏远角落村镇的历史文化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她从一个独特角度来发现、来切入,来写出这种充满了历史智慧的作品。反过来她被陕西边远山区的人们,从文化和心灵上接受了她。就像刚才洪波主席说的,她被作为当地猕猴桃形象大使,她的照片印在了包装袋上,又被老乡们拿来挂在家里。能够把一个作家作为形象大使,我觉得这也只有像陕西这样具有深厚中华文化积淀的地方才会有这个魄力。从这一点上,我为叶广芩感到高兴。至少在我个人视野中,她完全成为了陕西文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从今天陕西带领强大的阵容参加研讨会就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这个气魄非常感动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这个作品有它的认识价值。
(在叶广芩长篇小说《青木川》研讨会上的发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