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信仰教育育儿六西格玛维度 |
分类: 六西格玛育儿心经 |
(网友关注育儿表的细节,今天开始和大家一起探讨...)
研究孩子教育成长的目标,也就是Y,是设计“育儿表”的开始。
在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一条是“以终为始”...要做成功的父母,就得率先实践了:)
如果是研究工作中的目标,我会很轻松,因为有无数的专家研究过了:
任何工作的输出都可以从五个维度思考:QCDSF,就是质量/成本/交付/安全/柔性!
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目标,还没有找到这样的研究成果,只能自己多下功夫了...
孩子教育成长的检验点,我设在了孩子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而不是考上大学的那一天!
到那一天,父母希望看到结果是什么,就是教育成长的目标!
我希望看到的成果:
-- 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老板到同事都很喜欢他/她,因为孩子有“人见人爱”的品质
-- 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具备快速的学习能力
-- 能够掌握一门技能,很快帮助公司创造价值
-- 有一颗坚强而仁爱的心灵
-- 有良好的身体和体质
“结构化”分类是定义目标的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比较全面...
父母的这些思考,经过结构化梳理,就成为了育儿表定义的目标:健康、逻辑、修养、品质!
1、"健康"的维度,包含了生理和心理,细分为:发育、安全、信仰
关于信仰教育,我们这一代人会觉得有些遥远...在社会转型的冲击下,已有的信仰积淀也容易流失;
随着信仰的一点点消弱,痛苦就会一点点侵扰你的心灵,这可能是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
孩子一生的幸福,对信仰的追求非常重要,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希望从小培养开始...
2、“逻辑”的维度,包含了:好奇、逻辑、创新
好奇是一切进步的源泉,爱护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是思维培养的基础;
逻辑连接了好奇和创新,它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是孩子学习的加速器;
创新是思维培养的目标,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东方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
3、“修养”的维度,做了较多细分:国语、英文、谈吐、演讲、艺术、形体
这些分类没有过多的道理,只是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未来的社会趋势...哪些因素是重要的!
作为中国人,从小在国内受教育,自己最惋惜的就是没有学好中文...5000年的文化,希望孩子能够更深入;
今天懂英文,仅仅能够用来做好生意,但不足够领略西方文化的快乐...希望孩子能够进一步;
谈吐和演讲,自己受益颇多,孩子自然是少不了培养!
4、"品质"的维度,细分最容易,也最难...
表格中的十二项品质,来自两个方面的输入:
-- 从小听到奶奶讲的故事,蕴含着老人希望晚辈具备的品行,这是文化的传承...自己一个个回忆起来;
--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有一门“职能发展”课程,它从脑科学的角度,研究如何选人、育人和用人...自己可以从源头抓起。
对于人的研究,永远是不充分的,在育儿表中,即使吸收了这些成果,心中还是惴惴不安...只能够持续改进了!
细节部分,大家参考育儿表...
育儿表的设计是个性化的,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用心研究教育目标...
父母的参与很重要:思考家庭的价值,思考社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