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之可能
(2012-06-03 06:08:03)
标签:
金砖四国
四小龙
体量
中国工业化
海运市场
杂谈
|
|
从目前外盘情况看,尤其是美元的走势,让人觉得还是极不放心。欧元不必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澳元值得说一下。
最近十年来,澳元比价美元异常坚挺,从0.47涨到最高的1.1。08年下半年硬着陆时,来过一次急坠,半年内从近0.99的高位,跌向0.6,期间对应世界商品暴跌。09年澳元快速反弹,并收出了三十年来的新高,此归功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当然头功该是中国的四万亿。前面提及一个数字就是“ 三十年 ”,没错,这个数字很重要,因为澳元的上一个高点是1981年,此后的二十年,即上世纪最后的二十年,是历史上大宗商品和世界海运市场最为平淡消停的年份。原因在于日本和德国为代表国家在二战后高速发展,并在80年代达到边际效用的顶点,后面四小龙等虽然也高速增长,但究竟体量太小。在此期间,澳元从1981年的1.16,经过二十年的漫长下跌,达到此前说的0.47。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由于全球化贸易繁荣和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澳元再次迎来牛市。
澳元,即是最为典型的商品货币,对应澳大利亚的资源出口,上一段的走势看的比较清楚。现在是危机后期,澳元下跌是没有疑问的。最近从1.1跌向了0.96,跌幅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大了。接下来的问题是:
1、中期内,是否还是有明显下跌,比如跌向2010年6月的低点0.8。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意味着中国经济软着陆失败,相当于今年的努力基本不起作用,明后年出现更烂的局面。
2、长期内,即已经延续十年的上涨通道,是否还有未来十年。如果未来几年中国能出现根本性的变革,加上印度相当于十年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体量效应也将显现,再加上其他金砖四国和新砖11国,由于人口基数是已有发达国家的四倍,全球经济无疑会因此而显著改善。反之,如果中国仍坚持装傻在河里摸石头,而不是开始按顶层设计来变革过桥,终将永失变革的时机。
以我的预感,第一点几乎是已经可以肯定的了,靠现在的那些老套路,想让经济重回变好,无疑是梦话。第二点仍值得期待,理由只是刘瑜所说的“观念水位”。
所以,今年的股市可能还是有机会的,因为政府会不停的拿出各色套路来,明年就不好说了。
顺便提一下,欧洲的问题,并不是大问题。以我去新西兰的体验,以为欧美经济或文明或社会已经太好了。有问题那也是“太好”的毛病,富贵病。再说,以他们的体制,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改变的。即使最后退到底,他们的问题也只是相对的,即索罗斯所说的“反射”:因为全球衰退,所以他们困难,如果全球好了呢?当然也跟着好了。欧洲那几个问题国家,就实体规模来说,经济和人口才多少体量?与新兴国家的加总比起来,仅是九牛一毛。真的希望最后不要变成中国的问题最大最严重。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