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转型
(2011-06-04 05:07:21)
标签:
韩国
经济学原理
凌云股份
银轮股份
上市公司
杂谈
|
|
昨天重看《经济学原理》第一章,看到原理八大大的字写着: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想想,唉,是啊,就这么简单。
以前有个朋友说过一个比喻:欧美好比董事长,日本是总经理,韩国台湾是工程师,中国是车间主任。这个比喻是蛮生动的。这个世界上,我们追赶目标中,离得最近的可能是十年前的台湾,其次是二十年前的韩国。马英九提出“六三三”的执政目标,其中第一个“三”是人均GDP三万。台湾到了去年才二万不到,人均三万是目前韩国的水平。这二个国家的收入差距从一些主导产业上明显可以看出差别来:韩国十年前三星就很牛了,但HTC是去年才窜红的;韩国的汽车要追日本了,台湾没有;韩国现在世界造船业第一强国(中国是第一大国,有点制造难度的船,毛利率高一点的订单还是花落韩国),台湾没有;台湾电子微电子业很牛,但只是代工为主,韩国在芯片级、显示屏以及软件上也比台湾强很多。这样一说,那日本,美国,意大利当然更牛了,日本的工业实在是太强大,从化工原材料到机械设备,都强,不要说只有单反;美国当然更强,三十年前就不造船,不靠汽车了,现在靠谷歌、苹果微软以及一堆医药和消费品公司;意大利最牛,他的服装品牌是古驰、范思哲、普拉达、杰尼亚、斐乐、背靠背,汽车品牌是法拉利、玛莎拉蒂和兰博基尼,食品有费列罗、阿尔卑斯和欧丽薇兰橄榄油。欧洲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几百年前就开始工业化了,现在还用说么?现在大众只看到他们弄奢侈品、卖红酒奶酪巧克力,和搞搞旅游,但实际上,不论是零部件,还是成套,工业方面,欧洲仍然还是保持最高水准的,大到加工中心,小到麦克风,还有我们看不见的高铁车轮里的润滑系统或轴承。
那我们呢?食品、医药、奢侈品等消费品就不要提了,只能谈谈制造领域,咱现在是工业大国。经过三十年努力,现在情况又是如何了呢?我可以拿汽车配件上市公司里的一些领头羊的情况说说家底。金立泰,中国第一的汽车电涂油漆企业,去年产值5个亿,目前在原厂油漆市场,仅主要为国产商用车服务,向乘用车企业,尤其是合资厂家提供配套是它的未来目标;星宇股份,中国第一的车灯企业,目前主要提供“小灯”系列如制动灯、门灯、转向灯等,以及雾灯、前照灯等“大灯”,即便是小灯,也才刚刚进入合资厂家的采购体系,前年的第一客户是奇瑞,去年产值8亿;风神股份,中国第一梯队的轮胎公司,隶属于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去年产值80亿,没有进入原厂配套体系,主要服务与轻卡载重等商用车,以及乘用车维修用。这样的公司我可以距离出一堆,比如凌云股份希望能做车门总成,宁海双林在开发电动座椅,还有在冷却器或制动器等等的细分配件领域里找到上市公司,如亚太股份,或银轮股份,情况都类似。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并不仅是做不好变速器、发动机和底盘,我们是真的很差啊,大部分都做不好:不光产品单一,企业规模小,单一产品里市场份额也可怜,且技术含量有限,毛利率不高,大多数只有30%左右。
我十年前跑台资企业,晓得他们的厂里有一些等级情况,比如台湾人叫干部,是公司管理人员或技术核心,吃饭是有单独小食堂的,不晓得现在情况如何了。我国现在是全球机电制造大国,但很大一部分是三资企业生产的,资本和技术主导的是他们。在这样的基础上情况下,中国要转型,转到哪里去呢?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些希望,是什么呢?比如又有一家电子企业进入了台湾或韩国的采购体系,又一家汽车配件企业进入了合资车场的配套体系,或又一家原材料企业通过了某一个认证;比如又一个团队从国外回来创业,或500强的中国公司出来的高管加盟了国内上市公司,偶尔冒出个王传福这样的牛人,很可以让中国追赶和仿造的效率更高一些;比如华为好歹做到了世界第二了,尽管依靠价格很便宜,联想也在世界卖东西,尽管没啥核心技术,毕竟也在全球运营了;比如海尔家电是世界销量第一了,格力空调的势头也极好,有点类似早年中集集团的集装箱和振华重工的港机走向世界一样——配件、整机、运营以及人力资源,都总得一步步来嘛,没啥好转型的,慢慢来,必须的。
再说,我们能转型什么?转到哪里去?所谓的新能源行业,我看技术含量还不如汽车配件厂,上市公司里的风电企业,或太阳能企业,尽是装配类的,毛利率只有20%,那也叫新兴产业?还是得从基础原材料及工艺,关键零部件等等开始慢慢来才行,弄更快的超级计算机都是虚的。我并不是否定成就,进步已经很大,毕竟现在都能做一些,以前是啥也不能做。我们现在的低端零部件以及整机装配,已经很不错了,假以时日,就制造的更好些。不用担心欧美人失业,咱们会多买他们的消费品。
最后说一下对出口战略的意见,我想也没有必要转型,如果有啥问题,那应该是其他环节除了问题,比如内需是分配的问题,通胀是外汇管制或资本项目没有开放的原因,资源上承受不起是要素价格改革的毛病等等。人家台湾、韩国、日本、美国意大利都出口啊,怎么人家好好的。经济学原理五说,交换能使每个人过的更好,贸易也能使每个国家状况更好。
中国人办车间,好事,能出好的车间主任,也就能出好工程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