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波之方向

(2011-05-30 07:45:36)
标签:

杂谈

    按照罗斯托的观点,工业化及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路径如下:资本积累——工业化——主导产业+旁侧效应;主导产业分为向前效应和向后效应,向前效应催生新兴产业,向后效应拉动密切产业;旁侧效应则主要指城市化,而城市化推动服务业。
    在工业化发展阶段,通常可以分为五个中周期,日韩的历程如下:

阶段

内容

时间(日本)

时间(韩国)

恢复阶段

农林水产以及低端制造,经济初步自立

1945~1948

1955~1961

准备阶段

轻工、农化、物资、出口等为主的等初步工业体系

1948~1955

1962~1971

起飞阶段

重化工业为主

1956~1965

1972~1981

成熟阶段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效化、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产业结构升级

1965~1974

1982~1991

后工业化时代

技术知识化,城市化扩散,进入大众消费时代

1975~1984

1992~至今


    从上面的资料看起来,中国有二个主要问题,一是每个阶段的效率低,二是城市化(主要是高房价)过早过快的发生了。我原以为经过上一个十年的发展,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肯定已经过去了,未来发生的是中周期是成熟阶段,因为中国的钢铁水泥都已经快要绝对过剩了,难道起飞还没完成?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未必的,道理是在城市化过快发生的情况下,钢铁不一定是工业产能的标志,我们的工业,只有建材的确是早早地完成了工业化起飞阶段,但其他行业却未必如此。上一文,给我一个较为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未来宁波的工业发展方向,主流很可能不是升级,而是继续提高集中度,伴随着集中度的提高,以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的产出仍将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全国更是如此。
    对于全国而言,这种情况可能是更加容易理解的。在全行业里,目前市场集中度最高的可能是家电,而家电类集中度最早提升的是电视机行业,目前最得时的是空调。电视机行业可能已经十多年没有新品牌产生,战国时代早已远去了,众多的新旧内外品牌以惨厉的价格战竞争了多年后,终于逐渐尘埃落定,近十年来格局已经稳定。早年的西湖或上广电等一堆品牌已经出局,现在的几个老大如海信、创维、长虹、TCL等国内品牌占据了81%的国内市场份额,2009年还占据了世界21.4%的份额,和韩国(三星LG合计35%),日系(25%)差价日益缩小。但是经过彩电行业如此集中却仍不太赚钱,原因是彩电行业尽管属于电器,但核心部件却属于电子,这和空调有极大的不同(电子行业技术升级太快,从CRT到等离子到LCD,到LED到3D,这种行业的核心技术目前非我国实力可以掌握,同时也导致终端企业经营难度很大,从而影响业绩;而空调就不一样,几十年来,唯一的变化也就是变频)。空调如今也和彩电一样集中,赚钱能力却远超彩电,格力电器尽管市盈率很低,但市值远远超越彩电业上市公司总和。如今,空调的全流程产业链大都在国内了,从压缩机到控制电机,是最黄金的产业。类似的还有工程机械行业。
     我国的制造业,从最大型的造船,到最小的零部件,产业既在集中度上有很大空间,产能规模上也远离天花板,这一点是我最新的收获。再加上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样一个过程可能也是一个较大的增长周期,相当于是起飞阶段的全面化以及深化。而这个阶段,可能生产关系的制约不会特别大,也就是中共体系的无效率在这个阶段不一定会太有害,因此未来不一定特别悲观。
     唯一的问题是,提前发生的房地产大潮,已经深刻的影响了工业体系,这种影响,到底利害几何,需要评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