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台湾TPK公司的股价,便留意了一下,却发现其中颇有意思,因此写一写。
先介绍下背景。TPK是电容式触摸屏的鼻祖,电容式触摸屏这个名词可能有些陌生,但一提到苹果的i系列产品的触摸屏,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台湾的科技产业一直是华人的骄傲,而TPK则是新涌现的一个明珠,可以说没有TPK,iphone就不会现在这个样子,因为这个技术是TPK发明的。所以作为鼻祖,TPK对电容式触摸屏产业链的掌控力体现在以下几点上:1、专利优势;2、绝对领先的技术优势;3、产业链的完整性;4、深厚的客户资源。因此在该行业里,类是苹果这样的公司是终端品牌公司,而TPK公司是屏幕制造环节的巨无霸,中国的莱宝高科或南玻等则只是屏幕制造环节中的一个部件供应商(部件分为三大类:sensor、钢化玻璃、驱动IC,莱宝高科主要在sensor一项中有所作为,南玻也计划类是业务,同时瞄着钢化玻璃)。
(这关系好比苹果是户外品牌中的哥伦比亚或北面,而TPK则类似于美国W.L. Gore &
Associates公司,该公司是gore-tex技术和品牌的拥有着,莱宝高科等就相当于是为gore-tex技术提供某个配件的公司)
(顺便提一下,不通链条上的公司的毛利率状况。国外创新类消费品牌公司如苹果者,产品的毛利率一般来说高于80%;而台湾的中间主要技术提供商的毛利率可能是40%~60%(OEM会低很多),国内的最基础的配件供应商则获得20%~40%毛利率。这种情况,大致也适用于医药或食品等各领域)
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定价表现。苹果的市值跃居全球IT业老大,今天的市值数据是2833亿美元,正是风光无限时。但看其细项数据发现,第三季(4月到6月)营收为157亿美元,净利润32.5亿美元,每股收益为3.51,相当于市盈率20倍,市销比为4倍,而这还是在ipad没有上市的时候。TPK在第三季(7月到9月)发布的财报上显示营收为172亿新台币,净利润为11.3亿新台币。其股价最新大约是600新台币,股本2亿股。可以看到其市值大约是1200亿新台币,三季报的年化营收是628亿,市销比仅是2倍,而10月份的营收增长到85.58,那么按10月份的动态市销比,仅仅是1.2倍了。市盈率按三季报的年化看,也仅有26倍,按动态的看,估计不到15倍了,因为观其成长性,真是了不得啊,当然这从触摸屏手机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一窥。那么跟在TPK公司后面的小喽罗,我们的莱宝高科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以一周前的涨停价计算,市值300亿(居然超过了TPK),中报的营收仅为4.7亿,如果下半年能增长20%,全年按10亿计算,市销比也达到了惊人的30倍,就算按三季度每股收益年化计算,市盈率也达到了70倍。——这就是我们所追捧的程度!这还是机构所追捧的,还是算货真价实的,还有比他虚的没边的呢,有些儿仅仅是刚刚公告要去参与!还有更虚的,比如云计算或物联网等,就不提了。
苹果当然没得说,引领世界;TPK协助苹果,开创了触摸屏世纪,也是伟大的;那么莱宝高科呢?当然,莱宝高科也是不错滴,在这么一个潮流中能分一杯羹,也是一个中国科技产业中有点眉目的榜样,虽然即便放到台湾,只是芸芸众生不起眼的一个,放到韩国就更不值钱了,放到欧美日那就是遗老。但是在中国大陆这大地上,即便要给以刮目相看,不过,给他这样的估值,不是太离谱了么?市值居然超越了TPK。而且按中国的涨法,来个主升浪就再可以翻翻一次,这仅需要二个月,那么市值还要超越中兴通讯了(中兴通讯的上半年产值是307亿,是中国通信业走向世界的二大巨头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