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家人的引导,看了不少集的《潜伏》,总体感觉还是可以,中国电视剧的水平可能是有所提高了,至少编剧颇佳,当然姚晨孙红雷的演技也是没话说的。
看完多天了,最近却老是忆起里面的镜头来,其他都没有,就是只有剧中反面人物李涯。此君一直致力于揭开正面人物余则成的共党底细,可惜虽然嗅觉灵敏,机会一直有逮着,但每次终究在编剧的安排下离奇的失败。我对他失败时的表情以及那句恨恨的话语“怎么见鬼的事情天天有啊”印象深刻。
唉!这几乎可以拿来作我几个月来操作不顺之写照,居然没有跑赢指数太多。当然最大的不顺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前买了云铜,为此元旦前抛了宝钛,漏掉了宝钛的50%涨幅,然后又在云铜大涨前不过一二天换成了别的,即便别的在随后也捞了30%,但这样一前一后的操作使得几乎少挣了100%。结果还不重要,气忿的只是,这样的操作完全基于一个大的正确判断,因为开始买入的理由很确凿自信,当时铜价是二万二不到,而去库存化已经三个月,我坚信整体商品将马上有个大的反弹,就这样,换掉没有期货可看的钛,买入离盈亏线最近的铜。二三周后期货铜价已经近三万,但买入的云铜没有居然什么盈利。我当然不相信在其他金属价格还在成本线下方的情况下,铜厂能有大的盈利,在期货铜价回落以后,便悻悻然的换成了别的。
其他小处的就不说了,仅仅为了想避开些微的调整,或者驱使于追求略多的小利,忙来忙去的,本身过得也够令人丧气了,还往往不遂我心意。其实事情可以很简单,因为我一开始就判定行情肯定先属于基础工业、投资类或者强周期行业,以后才会轮到弱周期的。而一种类型的行情格局往往要持续几个月才能演绎充分,拿住不就完了么,一大波一大波的做呗!
以我目前的情形,与二年前已是大异,而上述谈到的操作手法还停留在二年前:观大市运行、察板块动向与逐个股波段。而现在,最理想的操作实践应是改成察大周期、谋大市运行,稍微结合一点板块轮动和波段就行了,拿大资金主要做中长线。
所以,自己也清楚,真正郁闷的并不是上面提到的不顺,是的,那算什么啊,何谓大思路何谓小操作!多些小操作自然多些失误,大思路实应匹配大操作。
记得几个月前,就屡次向朋友感叹,说要是有很多钱做股票就好了,友人回说,股票钱不当钱,再多也嫌少。我每次都就此打住,没有勇气说出期望的资金数字,后面该有几个零。
在这里说说也无所谓:好歹弄个八个零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