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地震说起

(2009-03-17 16:01:42)
标签:

杂谈

    前一周,也是刚写完《该典藏的正在坠落》一文后,鼓足勇气向一友人借钱。说实在话,这也是工作十年后首次伸手外借生益资金,开口时声音略低沉。友人汇款后,顺便提醒说仍需谨慎,我做了一回答:好比地震,大地平静后,不论财物心灵重建多艰难,但最坏的时刻其实已经过去。
    这一比喻虽然是临时应对,但那阵子,我确实用了很多类是的说法来描述商品价格的崩溃式变化,比如“判刑与执行”:即价格崩溃等于判刑,判刑后已无悬念,一切尘埃落定了,事后的经济衰退与救援等于执行。几天后,我才意识到,应该用“硬着陆”一词,何需那么费劲说比喻。
    事情着实也变化快,政府辛辛苦苦控制了一年多,期望通胀软着陆,结果就在看上去已经要实现的时候(通胀控制在低于4.5%可以理解为软着陆),仅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变成了硬着陆。现在可以看到,如果考虑油价下调30%,结合11月的其他价格现状,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要素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了,通胀一下子变滞胀了。硬着陆的其他特征也表露无遗:产能大量过剩、总需求突然下降、流通性降低,银行不敢放贷、企业很多裁员与破产等等;这个过程如此突然,使得“硬着陆”字眼现在都还没有怎么在报章上出现。就在三天前,央行表态说通胀的风险已经基本消除(前一个月还在说要预防反复),这似乎也是一个迟到的承认。
虽然,我一直没有想到这个词,但是在前一周,感觉要出现中级反弹这一判断已经开始隐现。因为经济已经硬着陆了,那下跌过程也应该已经完成了,就好比地震已经过去了一样。接下来无非是怎么个重建过程,那么该来该用的手段与措施也该统统的来。
    积极财政以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一个导火线。此番中级反弹后,估值将回到不温不火的程度,大约0920倍市盈率以及2.5~3倍市净率的位置,对应沪指2500~3000的位置。这也将是下一波牛市行情的起点,时间可能是明年下半年吧。
    另外,还疑心,这一次的熊市不一定会复制上一轮长达数年的低迷,毕竟资本市场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话说房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