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务院两大文件的白话译文

(2016-10-11 08:44:09)
标签:

财经

股民老张

股票

股票培训

股票培训班

分类: 老张文章

  昨天国务院连发两大文件,并且以高调发布会的方式来发布。

  两大文件,一个是去杠杆,一个是债转股。其实本质上是一回事,就是去杠杆。而且是去企业杠杆。再说的直白一些,是去国企的杠杆,再再清楚一些,是大国企的杠杆,更再再清楚一些,是救一下快不行了的,那些负债累累的大国企。

  不排除这两条被市场短期理解为重大利好的可能。

  去杠杆,是一种非常学术化,文雅的说法,说直白一些,就是把欠得太多的债还掉一些。有资格借债借到没底线的,一般也就是大国企了,民企没这个资格。

  银行受不了了,总得想办法把银行从烂泥坑里拉出来。于是想办法,这个是办法之一,还是组合拳。包括楼市降温,也是这个组合拳的套路之一。

  降杠杆的主要办法,是发展股权投融资。欠钱的企业,靠增发转让股权来解决缺钱还银行债的问题。包括“加快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研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创业板相关制度”。这个是在新三板和主板的之间修过街天桥的办法。对于创业板,是个不小的利空啊!相关说法也有,叫做“深化创业板改革!”

  同时配套的,还有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

  给企业直接向民间资本融资发股权——变相的,流动性差、锁定期长的股票的机会。

  民间资本不识货,不想买怎么办?

  “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这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节奏,很好。但用谁的钱来支持实体经济?

  不是银行的钱,而是民间资本,加上理论上的保险资金,年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以后银行柜台动员你买理财,可能是买的某种股权投资基金的产品,您一不小心就成了股东!

  关于债转股,就是银行的欠债,变成股份。那银行就自己担起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不能这样做,“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 于是规划了一个中间方,银行把企业欠债卖给这个中间方,中间方把钱给银行,自己做股东,更大的可能或是做二道贩子,把债权买回来变股权,再把股权零售出去。

  这两个文件的本质,梳理总结如下:

  1、实体经济不行,脱虚入实,总要有切入点,这个就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是与股市平行着的另外一条股权转让通道。

  2、银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不想承担风险,还要从高杠杆企业的泥坑里想办法脱身。

  3、通过股权投资基金,银行储蓄引导等方式,让民资接盘银行债务,缺钱企业的股权。

  4、开始琢磨新三板转创业板,这次不能再叫注册制了,要给注册制穿个新马甲。

  5、为降低门槛,各地可能还会推出更多的新四板、新五板、新六板市场。以对位不同的社会资金。争取做到“总有一款适合您”。

  事情的本质:让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光靠股市,充其量能解决3000家企业而已。要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受惠,就要打通直接融资的通道。让人民的钱帮助人民的企业。

  之前试验过的P2P等方式,已经证明行不通,被骗子们玩坏了。这次换新方法。

  但是,钱不能都进了房地产市场呀!于是有了前几天的重拳打压楼市。

  管理层的智慧很高,总是有办法推出的。至少面对眼下的经济局势,得想办法,也在想着办法。

  结果预测:顶层设计出来了,执行是未来的关键,一是执行的通道、中间执行者的力度和理解能力。那些只会卖地的市长书记们。能否领会理解山人妙计,并完美执行下去。

  二是市场是否认这个事情。老百姓,民间资本是否买账。在资金无路可去的时候,会不会按照引导的路径流淌。

  其他的,限于笔者能力,不敢继续妄议,读者自己脑补。

  但把这两大文件作为对市场的中大利好来理解,本人不敢苟同。但相信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人数众多的,会这样被误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