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似乎是个哲学的命题。
足球是个享受过程的游戏,看球的,如果只是在早晨7:30醒来之后,看一眼微信群,知道巴西进了四个球,3:1,就失去了两个小时的心潮起伏跌宕的过程。同样,看侦探片之类的电影,也非常害怕某个剧透直接告诉你凶手是谁。吃美食,享受每一口的味道,每道新菜的惊喜,重于吃饱了的结果。
理财,买基金,买信托,要的是结果。赚钱就行,至于中间基金经理如何惊涛骇浪力挽狂澜,与我们没关系。
炒股呐?要的是过程还是结果?
这个话题,估计就有分歧了。谁都想赚钱,这是要结果。但是,炒股带来的不仅是本金的增加或减少,还有游戏的成分,成就感,期望感参杂在里面。这个,是过程。
我曾经将证券行业定义为娱乐行业,引发证监会领导和专家的苦笑。十年后,专家成了我的好朋友,并且坚定认同了我的观点。炒股,很多人不赚钱也参与其中,是因为投资者在享受投资的过程,随着股价的波折心跳起伏的过程,至于最终的结果,多数人并不赚钱,但他们却不愿意离开市场,这就说明大家对赔钱的在乎程度,被过程的刺激稀释了。
你就当炒股是看了一场恐怖片,赔的钱算是买门票了。
或者,炒股是去巴西看足球,赔的钱是差旅费。花钱买个刺激罢了。
人生就是要的过程,谁如果一辈子只是想要个结果,那他一出生,就可以让护士把自己掐死了。结果是一样的。
炒股中,对过程和结果的态度,也决定着投资的理念和方式。
巴菲特更注重结果,长线投资者,价值投资者,更偏重于结果。为此,有时需要适度离开市场,躲避过程的干扰影响。
短线投机者,更注重过程。下注的次数越多,获得刺激的满足感越强烈。你让他规避风险空仓,就是剥夺了他一大半的快乐。所以,我的受欢迎程度就打了折扣。这类股友,我强烈建议你们,尝试一下渤海商品之类的保证金交易,机会随时有,下注机会更公平。但别去尝试白银,刺激太强烈,玩几把就没了。
我在世界杯首场比赛的关注者中,做了结果主义者。因为这个结果太过没有悬念,过程应该有些无聊浪费。
参与股指期货的球迷们,如果你看球了,小心今天要输钱。没睡好觉,赔钱的概率极大,劝你们今天不要打开账号。
注重结果的投资者,愿不愿意了解一下我最新的玩法?把卖股票的事情,交给电脑完成,用“交易手”软件来自动监控股票的走势,出了问题自动帮你把股票卖掉。然后就可以带着孩子暑假畅游世界了。优点是把你从盘面上解放出来了,缺点是剥夺了你心跳加快的刺激感。
世界杯都开始了,股市,你反抽还延续吗?机构的操盘手们,你们要补回笼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