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6-05-12 08:58:37)
标签:
情感 |
此时无声胜有声
苏轼写对亡妻的思念,在他的词作江城子里:一句“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千古以来,让多少人为之动容,这句子只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只所以感人至深,只所以能让读者的心柔软起来,是因为这样的句子,在于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用白描的写法,截取了亡妻生前最真实生活的一个小场境,这个最真实的小场境最不平凡的是它的平凡中有着艺术美感的不平凡,且道出了来自作者内心深处对亡妻肝肠寸断的感情,句中无一个字写爱,但字字渗透无以言表的深情,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竟无言。所谓平中见奇的语言,绝对是经过生活砥砺而荡涤的鹅卵石,温润中透着刚劲,质朴中散发着淡远的人生境界,能把文字运用到这样的境地,那一定是大师级的。而苏轼的这首悼亡妻的江城子,文字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又饱含着作者对亡妻的深情,它便有了生命的灵动,生活的色彩。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如工艺制的花,即使再美,再仿真,无法流出自然的芳香,与我们生命里对生活感悟的那扇心灵之窗无法产生对流,发生心灵的碰撞而产生精神的交流,所谓文学作品的高度深度就在于它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又想到千古诗仙与诗圣李白与杜甫是春云暮树的交往,钟子期与俞伯牙是高山流水的千古知音,这样的交往,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却源远流长,是可以用生命为依托,是值得一生的信赖,直至我们不得不仰视他们。这是因为他们的交往,是道义上的心灵相知,是灵魂上的生死默契,而不是小人的甘醴之交,所谓甜时如饮酒,昏昏然一体矣,甜到尽头却是恩义全无。因为小人的交往,终究是利益的交换,如锅碗瓢盆发出很亮的响声,似乎是骇人听闻,前所未有,但很快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这样的交往,是浓艳的粉脂味,是烟华过后的空寂!只有道义的交往,与时空不隔,天长地久,历来相合的两半没有摩擦,自然就无声息。
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国人夫妻之间一向不谈爱,只示恩,夫妻之间本是关起门来才叫夫妻,所谓夫妻之间的事也是关在门内,何时要开着门要让外人一窥到底?这样的场景,只在舞台上有,但那是演戏!因为有关夫妻之间,皆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才符合国人的审美情趣!更何况去秀恩爱,这样的让国人无法启口的事?因为爱的繁体是有心的,有心的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国人的爱,一直是装在心中表现在行为上。如母亲对儿女的爱,举手投足在点点滴滴的行为照应中,不是在口头上。夫妻之爱,所谓关起门的事,就不用再说了。所谓秀恩爱,多是无心的爱,吵一阵,最后不了而知。秀者本是演戏,可看戏的人却往往把演戏的粉脂当成下面的素面,要鹦鹉学舌,最后没学真,只是搞得家庭破散而已。
情到深处是无情,大爱无声,大道至简。真正的艺术是在朴素中闪着华艳,而这华艳,是来自生活,因为生活是与泥土和大地接近的,是无声,无声才是生命的呼唤!当艺术作品从象牙塔走出,被明码标价的时候,当国人不在用心倾听大自然开花声音的时候,当孩子以虐动物为乐时,这个时代就离大师越来越远,而产生了大量的孔方兄的吹捧者。当所有的人,追着孔方兄走的时侯,我们的悲哀就来了。因为灵魂的高贵来自灵魂不能被金钱所左右!
作者最爱饶舌,昨天读到一位母亲,因为爱女儿爱到本质,所以对女儿的教育,非常严格,严格到了别人认为不堪忍受。但我深知,这位母亲是真正懂爱女儿的,爱对孩子是约束,所谓无规格则不成方圆。这位母亲说:女子是世界的本源,一个贞静的女子,嫁人后才会让浮燥的先生能静下来,一个把自己包裹得很严的女子,如大地,上面是植被覆盖,才不会水土流失,为人母时,才会母肥儿壮。一个柔顺的女子,遇挫时,才会张驰有度,不会折断。所以这位母亲的教育女儿,从婴儿时,绝不会在大众场之中,给她把尿。无羞感的女人,一生注定不会幸福!所以自爱当从自小养成。当我们在有声中寻求无声的生命艺术时,也正是我们接地气,俯下身来叩问灵魂是否被物欲所染时,我们才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