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城救援,我们该怎样预防"安全枯井"

(2016-11-10 15:02:45)
标签:

保定男童

枯井

救援

世道人心

分类: 时事随感

11月6日上午,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一六岁男童不慎掉落约40米深的枯井。当小男孩父亲的求助信经朋友圈流传开来后,一场经由政府号召、民间跟进的救援接力也旋即被开展。

灾难时刻,处处可见温暖厚重的世道人心。

这是初冬时刻最为动人的风景。那些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在看到求助信息后的第一时间里便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型装备、民间自愿者、免费提供后勤保障的爱心企业,甚至现场拉开的每一条安全警戒线,每一样都用感同身受的心情筹措,每一件都在用设身处地的心情准备。电脑屏幕外的我们,虽然没有跻身现场,没有和救援人员一起共度风霜,但我们却一刻也没有停止祈祷,我们多么希望摊开报纸、打开电视、拿起手机,看到的就是小男孩平安归来的好消息。

几十个小时的不间断救援,无数个救援人员的昼夜付出,虽然现在井底的具体情况还依然模糊,救援行动也不知道还要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但所有人都没有放弃,为了那个年幼的生命,所有人也在努力着。此前一度有人质疑,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在救援行动开始前,我们为什么不用生命探测仪对井底有无生命体征进行探测?从效率与成本来看,这样的质疑是有道理的。然而在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这样的质疑却又显得那么的飘忽与廉价。

一者,技术虽然是有效的辅助判断工具,但技术并非万能,也并非百分之百靠谱,完全依赖技术来对一个生命写下结语,那是对生命最大的不敬;二者,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在个体遇到困难时,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团体对其实施救援,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它无关值与不值,无关付出代价的高与低。再说,为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为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井然有序的救援现场,全民接力的救援表现,所有人都在这场事故中选择了毫无迟疑的行动。也正是这些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守望相助,才让我们看到事故引发的不只有担忧和焦虑,更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品质的激发,是公民互助、传导爱心的温暖力量的集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力量的参与,这场救援才才会在无声处散发出惊人的能量。从今晨媒体刊发的图片看,救援现场好像一部真实版的国产大片。但与大片最相近的,并不是救援现场宏大的场面,而是被这一事故激发出来的生命接力,以及它在整个社会中衍生出来的闪耀光芒。

时间在一点点逝去,救援仍在一步步推进,当我们在为救援行动有序推进而备受鼓舞的时候,我们也有必要沉下心来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基础设施,在保护公民个体的生命安全上,还有那么多的漏洞需要弥补,而近年来由枯井引发的安全警示,又为什么没能引起各方的高度注意?仅以此事来看,如果这个井是私人开挖,相应责任人理应被追责。反之,如果其属于集体生产大队,那么,在废弃之后为什么有没有及时回填,或者在其周围添加相应的防护措施,这些追问,也必须有人回答。

毫无征兆的一次事故,于危难之际检视了一个社会的互助接力,彰显了公民个体对生命的敬畏精神,但这次事故也同样揭开了生命保护上的沉重伤疤。前者令人欣慰,后者却让人心酸,但较之于前者,我们更希望相关部门能在后者的思考上再进一步。

(未来网评论员 张剑)

http://view.k618.cn/wlgcy/201611/t20161109_941503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