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旭明批语文课”到底有多少干货?

(2015-01-20 08:50:52)
标签:

王旭明

语文课

古诗词

分类: 时事随感

  “王旭明批语文课”到底有多少干货?

 文/张剑
  “现在的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应该学的内容。”17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作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细谈教育常识。他认为当前中国存在问题最多的学科是语文,应该增加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1月19日《南方都市报》)
  
  作为曾经的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今的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讲述出当下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并犀利直率地为这些病灶开好药方,这基于职业敏感下的责任体现,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然而,这口直心快的发言,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民众的广泛共鸣,也能够刺激他们对当下教育问题的义愤填膺,但常识却告诉我们,对教育问题的讨论,从来都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渐次达到共识,如果缺乏了这个基础,再直率的发言最多也只是打打嘴皮官司罢了。与其这样,王旭明还不如扪心自问,将这些牢骚说给自己听。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自己在担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期间,对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究竟作了哪些努力?如果说当时自己的确没有发现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还情有可原。但倘若当时已经发现,却因为自我的职业定位和特殊的话语权限而刻意规避,这投机取巧中隐藏的趋利避害,就足以证明他当下所说的一切是多么的空泛与乏力。当然,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这或许只有王旭明自己知道,但不管怎样,他都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反思。
  
  其次,王旭明还一阵见血的指出,当下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应该学的内容,语文课本中充斥着一股令人窒息的“伪”。姑且不去计较他对这一结论的提出到底作了多少研究,也暂且不去争论他区分语文课本内容真伪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单就他是语文出版社社长的特殊身份而言,笔者很想知道的是,在他这些理念的影响下,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教材是否都改掉了这些毛病,并为广大学子提供了“称心如意”的教材。如是,王旭明不妨将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以推动语文教材取得更好的改变。如不是,他还不如反躬自省,带头将这些理念用在所供职的出版社的出版物上。
  
  除此之外,王旭明还强调要增加古诗文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并希望借此实现真语文的回归,这其实是一个十足的伪命题。熟悉语文教学的或许都知道,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讲解来促使学生探索品质的养成,并以此达到道德意识的觉醒和自由心灵的构建。而课本知识的构成,从来都强调比例协调,搭配均衡,过分强调古诗文在其中占有的比重,其直接危害不但是破坏了语文教育的固有生态,更会在这一增一减中异化了语文教育的本质,何况,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能够证明现代文对学生的启迪作用就要比古诗文差?以此而言,片面地强调古诗文在语文教材中的比重,对解决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不但没有帮助,反倒会形成新的问题。
  
  王旭明基于自我责任意识而出现的公共表达,本没有什么过错,但三番五次下的喧嚣发难,却不见问题的直观进展,更让人看不到其背后的推动诚意,与其这样,他还不如静下心来将这些牢骚说给自己听,并借此反躬自省,这或许要比那些无谓的争论要有效得多。

 

刊1月20日《扬子晚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