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那些隐藏在乡村里的人性沉沦

(2014-12-24 09:10:17)
标签:

沉沦

人性

乡村

犯罪分子

强奸案

分类: 时事随感
  警惕那些隐藏在乡村里的人性沉沦
  文/张剑
  12月22日下午,记者从浙江省磐安县公安局获悉,该局于近日破获一起强奸案。三名男子在义乌以搭客名义将单身女子陈某骗上车后,带到磐安一偏僻山村拘禁,期间多次实施强奸、侮辱。案子告破后,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已经准备了5套挂锁、铁链,计划年内囚禁5名女子做性奴、苦力。(12月23日中国新闻网)
  
  想必包括你我在内的大多数人也不曾想到,在法制体系不断完善、民众法律意识不断加强的当下,竟还有如此拙劣的犯罪手法在乡间上演。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受害女子的机灵求助,如果没有那个歹徒当时的良心发现,我们现在面对的,或许将会是另外一种境况?而透过这起强奸案,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也随之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规避那些隐藏在乡村的人性沉沦?又该通过怎样的手段去遏制那些犯罪乱象在乡村肆无忌惮的蔓延?
  
  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回过头来检视这起案件发生的深层原因。从新闻透露的信息看,歹徒之所以以“顺风车”的方式猎捕受害对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看中了这些潜在的受害者是远道而来的女性,且她们都有着个人保护意识薄弱、对他人毫无防范之心的共同特点,这些,都给犯罪分子猎捕受害对象提供了可能。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犯罪分子将案发现场转移至农村的狡黠性,使得这个本身很严重的事件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外界的关注,以至于这些猖狂的歹徒才能够通过简单的暴力手段将他们的囚禁计划付诸实践。
  
  当被“猎捕”对象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与周围环境相对偏僻相交织,犯罪分子的人性沉沦便在短时间内有了发生的基础,这是当下乡村在发展过程中最为悲凉的所在。这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例证是,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输出,使得村庄被不断掏空,而这样的掏空,不但降低了村庄对恶势力的抵御力度,更在很大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温床,以至于近年来将作案地点选择在农村的犯罪现象不断地在大家视野中出现。
  
  当然,要遏制人性的沉沦以犯罪的方式在农村地区出现,行动或许永远要比言说更具有穿透力。而当下的问题是,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解放那些沉沦的人性,从而在根本上杜绝犯罪现象的发生。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仍是要认识到农村地区犯罪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其背后透露出来的根本问题。比如如何让那些无业青年找到合适的事做,又如何让城乡结合部不再成为犯罪分子的狩猎点,这些都应该是当下最该解决的问题所在。而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则更应该将治安防范的目光放到乡村的偏野处,这看起来虽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在生命财产面前,再艰巨都应该找到解决的办法,否则,那些沉沦的人性便可能在虚无的监管下成为侵害人们的工具。
  
  以此来看,发生在浙江的这起强奸案,更应该成为我们反思农村治安、解读人性沉沦的一面镜子,它所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不但值得我们警惕,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