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录音笔上学:家长需谨慎,园方要自省

(2012-12-13 09:11:08)
标签:

录音笔

幼儿园

谍战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带录音笔上学:家长需谨慎,园方要自省

/张剑

2岁的孩子似乎在幼儿园受了委屈,孩子妈妈为了“搜集证据”,在网上买了一支录音笔,放在孩子口袋里让他带着录音笔去幼儿班。此事被曝光后,不少网友感慨:难道家长和孩子之间,难道也要上演“谍战剧”。该园幼儿园园长也感叹道:第一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1212日《钱江晚报》)

 

毫无疑问,让孩子带录音笔上学这样的“蹊跷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家长对教师师德的极度不信任,对学校教育方式的严重不满。就这一个案来说,这种出格的行为本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但是,在舆论喧嚣、幼儿园“闹剧”频仍的时代大背景下,这位家长的“出格”行为又似乎有其强大的社会基础,它植根于幼儿园教育的种种乱象,又表现在这个“信任断裂”的家庭与学校之间。

 

尴尬的现实,催生了捧腹的“监管”手法。不管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还是社会对这一现象的“嗤之以鼻”,其实都是这一链条中,双方矛盾交织、利益博弈的必然体现。不过,在我看来,无论话语权掌握在哪一方,针对带录音笔上学这一事件来说:家长都需要谨慎而为,园方也要反躬自省。

 

一方面,家长私自在孩子包里放录音笔“窃听”老师的上课言行,这不但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搜集证据”的前置条件下,还涉嫌侵犯教师个人隐私,窃取老师教学成果的嫌疑,根据《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家长的这种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另一方面,家长不通过沟通就试图需找老师的“错误”证据,这样的行为,只会加剧双方的信任危机,割裂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伤害本就脆弱的“家长——学校”教育链条。

 

对于幼儿园来说,更要反躬自省。抛开家长做法是否合理合法不论,单就录音笔出现的幼儿园哭声、拍打声,幼儿身上出现的淤青等就值得园方做一回深刻检讨了。虽然说造成这些现象有可能是孩子调皮、老师不耐心,但是,在“师德缺失”成为家长不信任教育者的现实语境中,园方更是有必要把这当成一次反省契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家长的不信任,还会在频仍的“早教”乱象中变本加厉,二者之间的矛盾还会不断升级。

 

这起由信任危机引发的教育闹剧,几乎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学校教育、家长辅助,以沟通获得进步”的固有模式。它虽极端,却有思考的价值。家长和学校之间只有以虔诚之心反省,以谦卑之心寻得进步,以谨慎行为替代盲目行动,才可能推动学前教育的长足发展,一个美好、互信的教育模式才会值得我们去期待。

 

12月13日 《青年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2-12/13/content_111090.htm?div=-1

              《沈阳晚报》 http://epaper.syd.com.cn/sywb/html/2012-12/13/content_871107.htm(一小段)

        《江南晚报》http://epaper.jnwb.net/jnwb/20121213/index.htm(一小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