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服务地里长草,才会在公交站台上种树
(2012-08-01 22:37: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随感 |
公权服务地里长草,才会在公交站台上种树
文/张剑
日前,有安徽淮南市民反映,在淮南有4个公交站台上种满绿化树,乘客每天只能站在树丛中等车,而且存在已经近一年了。记者先后联系了淮南市山南新区管委会、市园林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各部门均称自己不负责此事。(7月12日《新安晚报》)
公交站台上的绿化树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想,并不是公交站台上有优良的土壤为其提供养分,有坚固的遮阳棚保护其保驾护航,而是我们的公权“服务地”里长满了杂草,懒政以及踢皮球思维将本应长在绿化地里的绿化树搬上了公交站台。
仔细品读新闻,不难发现,公交站台上的绿化树其实也经历过一波三折。园林局认定,这里是先有绿化树,后有公交站台,原先的绿化树是在公交站台的修建中被铲掉的。可蹊跷的是,在公交站台修好后,淮南市山南新区管委会为美化道路,又将站台种上了绿化树。曾几何时,淮南市运管处针对绿化树移走问题向园林局发过申请函,但不知是沟通不到位,还是其它“辅助工作”没做好,申请函一直石沉海底。后来,双方也没有就这个问题有过交涉,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坎坎坷坷,曲曲折折,时隔一年,事情仿佛还是回到了原点。公交站台上的绿化树依旧郁郁葱葱,万般无奈的乘客只能像原始森林出来的“怪物”站在“丛林”中接受现代交通工具的“洗礼”。这样的冷幽默,不知是对现代文明的讥讽还是对它的褒扬?
解决公交站上绿化树的责任归属问题,难道就真如众部门说的那样难吗?事实恐怕并非如此。尽管公交站台上的绿化归属还尚待厘清,但只要各部门都有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公仆心、换位思考的责任心,少踢一些皮球,多揽一点责任,在解决民众出行问题上能够“求同存异”,我想,这郁郁葱葱的绿化树也不至于在错误的地方呆上一年。
现实经验也告诉我们,并不是办法没有困难多,而是我们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他们不愿去想办法,不愿舍弃一丁点的部门利益,更不愿俯下身段去倾听民众的呼声。以至于出现问题后,谁也不想带头解决,最后,只能将民众利益放在公共平台上,任人肆意切割、践踏。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但“如果每一任执政者都以最短距离的眼前利益为利益,那么,社会发展永远像夜市里的流动摊贩,洼地里的违章建筑,急就章,而且品质拙劣”。正如网友戏谑的那样,假如某个夜晚公交站台上的绿化树被偷光,第二天一定会有众多部门出来高论其归属权问题。这样的情形,又该作何解释?
的确,公权服务意识上的杂草是该除一除了。
7月30日《辽宁日报》:http://epaper.lnd.com.cn/lnrb/20120730/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