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随感 |
拒不道歉的底气从何而来
近段时间,国内知名品牌“思念”牌汤圆及水饺,相继被曝光吃出创可贴和塑料泡沫等异物之后,湖南娄底消费者马先生近日又向红网“消费维权”频道投诉,他在当地沃尔玛超市里购买的思念水饺,竟然吃出了一只“黑头”死苍蝇,但厂家拒绝向其作出道歉。(新华网2月12日报道)
无论从那种角度解释,“思念”企业的这一举动都十分“幽默”。它不承认犯了错,也拒绝道歉,却傻乎乎地向消费者给出“退一赔十”的承诺。这颇具“不打自招”的异常举动,还真给人一种“我有错,但我拒绝改正”的嚣张感。
诚然,正如“思念”官方所说,思念水饺进行全封闭生产,现实版的异物难以确认其出处,贸然道歉肯定伤及企业形象。然而,这样的说法却经不起任何推敲。假如你的生产线能做到万无一失,你敢百分百保证产品在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无任何差错,那么,你自可理直气壮的对赔偿道歉的呼喊声说“不”,又何必畏手畏脚的在这里“只赔偿不道歉”呢?
退一步讲,假如死苍蝇真的是在打开包装后才不慎进入,那么,作为一个颇具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你的“声明”也不应该如此生硬。反之,你倒应该不停地反省消费者为何对企业产生了不信任?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对比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自己是不是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想,答案恐怕不言自明。
事实上,“思念”企业之所以如此不“理智”,不仅在于其企业责任的迷失,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国家食品安全检测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开封不检”是我国食品检测机构“亘古不变”的规定。消费者如果在开封后的食品中吃出异物,其维权程序便会十分困难。没有法律方面的硬性约束,一些缺乏自律的企业便会无所顾忌,甚至自说自话,将消费者权益抛到了九霄云外。
食品安全从来都不是空洞之物,要化解“思念”企业的“苍蝇门”事件,于企业本身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做到行业自律,将生产食品放到做人与做良心的高度,不要总是一副“冷漠”的样子,拒绝从错误中反思,拒绝接受消费者的理性监督;于食品安全监管方而言,更应该把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开封不检”不是一个框,大得什么食品问题都可以往里装。消费者权益也不是一具任人踢踹的皮球,不能因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就把它们从东南踢到西北。
2月13日《榆林晚报》:http://photo.blog.sina.com.cn/list/blogpic.php?pid=7e2a6765xb8cdc52e8166&bid=7e2a676501011vj0&uid=211670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