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授的年终奖讥讽了谁

(2012-01-02 22:54:4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教授的年终奖讥讽了谁

                                              文/张剑
  已经在浙江某高校任教30多年的张教授告诉记者,浙江地区高校教师的年终奖普遍为多发一个月工资,另外还有几百块钱的过节费。他透露,自己目前的月薪为6000元左右,而一位今年刚毕业的北京某银行基层信贷员表示,自己工作了不到半年,年终奖大概有2万左右。(中国新闻网12月22日报道)
  
  按理说,先有教育的成功,才可能有社会的繁荣。如果仅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考量,作为社会进步的启蒙者,教师无疑应该排在首位。然而,现实的“窘境”却是:教师得到的年终奖还没有一个新入职场的白领高。
  
  虽说学校不是企业,虽说教师更应该看淡功利的物质,但在房价畸高、物价飞涨的环境里,教师也需要生存,从更高程度讲,教师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肯定与认可。那么,教授的年终奖究竟是在讥讽谁呢?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知识。现代社会,人们都喜欢用物质的比重去衡量事物的价值,知识也概莫能外。教授的年终奖恰恰反映了这个社会,知识早就不是人们尊崇的对象。前进中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带着功利的眼光去阅读某些书籍,知识逐渐被人冷落,或是,知识的力量早已不复当初,剩下的,只有“至上”的物质携带者“知识”一路狂奔,最后,连自己的模样都逐渐忘记。
  
  再则,它讽刺了各行业间的不公平待遇。相对于看得见的企业业绩而言,教授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是隐性的,他的科研,或许很多年都不能转化成生产力,然而,正是他们的无数次实验、默默无闻的探索,才促成了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可是,社会、国家对行业间的奖励却有如此大的差异?这叫勤于科研的人怎能不生浮躁之心?
  
  都说思想贫穷的人,对金钱才有着格外的喜好。可是,在前进中的社会,思想富裕、物质贫穷的人,虽说可以在学术的尊严下高尚的活着,但之于残酷的外部环境,这,的确太难。

 

1月2日《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page/1/2012-01/02/07/2012010207_pdf.pd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