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酒宝典”不是医治餐桌病的药方

(2011-12-24 11:00: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拒酒宝典”不是医治餐桌病的药方
  文/张剑

  年终将至,各种聚会渐渐频繁起来。谈客户、谈合作,要喝;陪领导、会同学,要喝;团拜会、团年饭,要喝……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好酒量。如何在同事的劝酒词下全身而退?最近,在微博上盛传的“超级实用的拒酒词”风靡一时,3天时间已经被转载11083次。(《重庆晨报》12月23日报道)
  
  又是一年年关至,又到一年聚会时,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往往会在这个时候选择不同类型的聚会,或是总结过往的利弊得失,或是瞻望来年的工作愿景,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可是,自从“酒”被搬上聚会的餐桌,当酒被人们冠以更多的符号意义,这类聚会已经背离了朋友间交流感情、分享经验的初衷,给人一种无边的惧怕感。
  
  在此背景下,“拒酒宝典”受人追捧,实乃没有探讨的价值。但是,当前的聚会喝酒,又确实存在诸多弊端:无论是企业公关中的关系酒,还是权力升迁中的贿赂酒,无论是招标竞标过程中的人情酒,还是私人盛宴中的庆祝酒,都被冠上了更多的“符号”意义,“酒”,正在被这个时代所玷污。
  
  事实上,“拒酒宝典”受追捧,也正反应了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人们喜欢在酒精的麻痹中安慰自己,乐于通过喝酒这一渠道找到更便捷、更“实惠”的升迁之路、致富之道。当酒精的社会作用被逐渐放大,人们便会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对方的感受,用狭义的敬酒词“勒令”对方喝下去。因此,也就有人戏谑道:“不醉酒的聚会没有氛围、也没有意义”。
  
  然而,在我看来,“拒酒宝典”也并不是这个集体病症的药方,唯有“拒酒宝典”不发挥作用的聚会,聚会才会回归正常。其一:不需要醉酒的聚会,往往会给人们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大家在宽松的环境里,针砭社会风云,交流生活心得,岂不乐哉!其二:不需要醉酒的聚会,往往少了更多的权钱交易。曾记否,在餐桌上独自拍板而受贿20余万元的凤阳县原副县长张吉明,曾记否,在酒桌上贱卖本村采砂权的海口市梁沙村村委会。或许,醒酒后的他们后悔不已,但在醉酒的环境里,他们又清醒了多少?
  
  孔子曾说:“唯酒无量,不及乱”。适量的饮酒,不但有利于自身的调节,还有助于内心情感的宣泄,但凡事过而不及,喝酒,也要有有个度,醉酒更不应该。“拒酒宝典”更不是餐桌病的药方,唯有回归正常的餐桌酒文化,我们的餐桌病才会得到根治,我们的聚会才会更有意义。

 1月10日《人民日报》: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2-01/10/c_122566349_3.htm

12月24日《东楚晚报》: http://www.hsdcw.com/html/2011-12-24/410558.htm

12月24日《贵阳晚报》:http://www.gywb.cn/main/view/id/15435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