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得起金身,树不起老子精神

(2011-03-20 20:18: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塑得起金身,树不起老子精神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东南早报》3月20日报道)

 

尽管对国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闹剧早有耳闻,但在耗资巨大的老子像面前,内心还是免不了几丝震颤和担忧。不知在这轰轰烈烈的旅游经济背后,我们对老子精神读懂了多少?又传承了多少?

 

让一座铜像站立容易,它只需要强大的物质后盾;但要让一种精神站立却显得非常困难,它不但依托物质,更重要的还在于人们对这种精神的认知。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那么再高大的物质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在笔者看来,灵宝市为老子塑像的行为,只是竖立起了老子的外在形象,却没能树起老子的内在精神。

 

首先,文化和精神的存在,从不追求高大全模式,它仅取决于人们其内涵的感知、对其精髓的思辨。历经千年的老子文化,更不需要物质的大肆渲染;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惊世理论,更经不住世人喧嚣的吵闹。

 

其次,灵宝市这次为老子塑像的用意很直接也很明显——打造军事人文景区,发展当地旅游,与传承老子精神无关。这样的经济驱动,只会让一座高大铜像的背后隐藏着一帮无知的人们。在文化向左、经济向右的现实语境下,肤浅的表象认知,只能让老子精神在势利的滚滚车轮中与其本身内涵渐行渐远。有了经济利益,老子精神也就全无影踪。

 

更为关键的是,在老子看来:天地之所以有大美,是因为它能不假任何造作之力而自然而然的显现。那么,灵宝市大张旗鼓的塑造老子铜像却没能传达出老子的文化内涵,这是不是老子的悲哀?

 

熊培云曾说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恢复人们对过往知识和历史的记忆。只有真心寻找失落的记忆,我们才有可能立足过去再造文明”。对于耗资巨大的老子铜像,我们看到了卑微的经济利益,却看不到文化重现的影子;我们听到了世人的一阵喧嚣,却讲不出些许文化来源。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新闻来源:http://news.163.com/11/0320/08/6VIUEH7I00014AED.html

 

文章刊于3月21日《今日早报》http://jrzb.zjol.com.cn/html/2011-03/21/content_755364.htm?div=-1

                河北新闻网慷慨歌评论:http://comment.hebnews.cn/2011-03/21/content_177465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