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有爱 志愿精神常驻心间

(2011-03-08 09:49:00)
标签:

杂谈

人间有爱 志愿精神常驻心间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昨日的绵阳,处处可见志愿者服务、忙碌的身影。他们或进福利院为老人打扫庭除,或进社区为居民免费服务,或上街头挥汗大扫除。(《绵阳晚报》3月6日报道)

 

初春的绵阳,乍暖还寒。但活跃在街头的这些志愿者,还是给人丝丝暖意。不计付出、不求回报,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这些流动在绵阳街头的志愿者们构成了春天里绵阳最美的风景线。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不会忘记,汶川大地震后,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志愿者,在绵阳最困难的时候、在四川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的援助之手、是他们无私的付出,让这座城市坚强的站立起来,让这座城市重新找回了自信。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座城市才能在震后两年的时间里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今天,或许你们已经离开了这片曾经让你们“痛彻心扉”的土地;抑或,你们还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花费心血。但不管怎样,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已经深深影响了涪江河畔百万绵阳儿女。如今的他们,已深深体会到:“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志愿服务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心境;如今的他们,已深切的感受到:“志愿服务”原来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它也并非那么遥不可及、高不可攀。

 

人间有爱,志愿精神常驻心间。对于灾后重建中的绵阳,大力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更具有现实长远意义。

 

首先,它是对志愿精神的一种传播、推广。只有经历过灾难的人们才会深切的感受到,苦难之中的“援助之手”最深切的含义。所以,对于绵阳人民来说,弘扬志愿者精神,既是一节很好的感恩教育课,又是一场“奉献、服务”的接力跑。人们在课上接受教育,在实践中践行“感恩、服务”,一举两得,岂不乐哉。

 

其次,它是完善我市志愿服务体系的必要举措。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的志愿服务,这生动形象的一课,可谓是对我市志愿服务体系的一场大考。整体上虽然差强人意,但在一些细节上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而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工作,正是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规范志愿服务规模的最好诠释。

 

再则,志愿精神更是文明社会不应或缺的公民精神。一个社会,如果缺乏互助、奉献的公民精神,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人间有爱,志愿精神常驻心间。愿志愿精神如春天里的第一缕晨光,为和谐绵阳带来最灿烂的太阳。

 

本文刊于3月8日《绵阳晚报》:

http://epaper.su-long.com/mywb/html/2011-03/08/content_74443.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