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便记下 |
字典,我的2010
翻开2010的信息海洋,无论是于公民、还是于国家,都有那么多事件值得去回味与思考。纵观各类媒体的年终盘点,似乎都离不开对房价、物价的讨论,对网络新词的捧骂,对“恨爹不成刚”的深邃思考……
“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对于社会事件,除了强势的围观与如潮的口水,仿佛又无事可做。因为政府乃至这个国家,早把我们当成了局外人。因此,与其盘点2010年的热点,还不如梳理自己这一年“平淡”的过去。
站在2010年数轴的末端,心中有幸福、有心酸、也有无奈,但更多的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思辨。参照媒体做法,也就咸与一把,记录我自己的2010。
十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家
2010,我的字典,家,理应在开端。
写下“家”这个字,心中五味杂陈。这么多年来,父母为了这个家,为了支撑这个家,背井离乡。这个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了我无尽的前进动力。是他们,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无尽的温暖;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最坚强的信念支撑;“我爸不是李刚”,他手中既没有权利、也没有金钱,他只是千千万普通民众中的一员,用自己最诚挚的劳动,支撑这个家。
忘不了,老爸每月定时打给我银行卡上的生活费;忘不了,妈妈每次电话时唠唠叨叨的叮嘱。渐渐的发现,给他们打电话的时间少了,即使打电话,话也渐渐的变少。他们默默的支持,让我在这个名叫“大学”的地方,浪费、挥霍……
时常记得老爸的一句话:“我不希望你将来让我们过得怎么怎么好,我只希望你能养活自己,别让我和你妈为你操心,也就够了”。我知道这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于平淡处,透露着对我无尽的爱。在未来的几年,他们,或许还要在外打拼,老爸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没有假期的他们,对我的爱,我将怎样去承担?
或许,答案已经明朗!
关键词二:距离
咋一看,距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品读其中味,你就会发现,他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且一直都在。
翻看电话薄,你会发现,曾经的朋友、昔日的同窗,有号码不常联系的、无号码不曾联系的,于你、于我,仿佛都渐行渐远。我们之间的距离,正在被一个叫时间的东西拉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每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或高尚或卑微的梦想,然而,就在我们的匆忙行走间却疏远了彼此,冷落了彼此。前段时间整理了一下初中同学的通讯录,曾经关系很好的朋友,交流起来话语竟是那么的少。或许,彼此都有了新的生活追求,抑或,我们被这个社会转晕了头脑,只是暂时的将彼此遗忘……
无形的距离,也正考量着我们与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还有几多默契。我们是保持着心中的理想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还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视一切而不顾?这些,都应该是接下来的人生一个重要的命题。
关键词三:互联网
自从有了电脑,互联网似乎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0年,除去寒暑假,几乎每天都会在电脑面前呆上一段时间。诚然,在这一年里,互联网给了我许多帮助,填补了我很多知识上的空白。但是,它也浪费了我太多的时间与金钱,得失之间,终归是失大于得。
关键词四:时评
爱上时评,注定是我2010年重要的生活组成。没经过专业的指导、也没有过多的知识储备,完全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从开始写到第一篇文章见报,这段历程固然心酸,也经常犯常识性错误、某些题材更是摸不着北,但也正是在这写作与思考之间,才看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看到了这个社会运行的某些规则。虽然,自己也只能叹一声气、吐一些口水,可它至少教会了我如何重新定位这个社会,如何让自己的眼睛在这个社会不失色,或许,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
关键词五:弃考
回想起来,应该有三次:第一次是四川省的计算机二级考试,第二次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一科),第三次是2010年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三次弃考,不同的借口,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没准备,没底气,怎谈通过?
关键词六:混乱的假后生活
这种混乱是从十二月份开始的,真的是各种混乱,各种原罪。大三,专业放假特别早,加上新闻专业,几爷子就有了娱乐的动力。大三时评大牛李松林、玉帝,传说中的曹总,大二母杰元,真的是各种混乱、各种变态。我也记不清到底玩了多少个通宵,但记忆犹新的是某周连续三个,瞬间变老。
只是苦了母杰元那小伙子,他才大二,就被我们这样“侮辱”,哎,原罪!
关键词七:大学
很久以来,对大学的概念一直云里雾里。时至今日,放才初醒。大学,是教人学会思考,学会自我纠错。而这种能力,不在大师的多寡、学校知名与否,而在于于你翻阅了多少图书、拓展了多少视野。
关键词八:浮云
这是2010年10月份由小月月事件引发的一个网络新词。神马都是浮云,的确,生活中,神马都是浮云,但神马又都不是浮云。一切,都还那么清晰可见。我的那些令人纠结的、沮丧的、痛苦的浮云,但愿都会随着2011年的第一缕清风烟消云散。
关键词九:学生干部
大三这半年,做得很纠结。
很多不愉快……
但也有很多的欢声笑语……
只希望最后半学期能够平淡的度过
关键词十:未来
一直对未来怀有敬畏、也颇感迷茫,前途在哪?明天在哪?直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虚无的概念,以后干什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种思考从未止步。
2010年的最后一天,校园里一片欢腾。熊培云说:“人是时间单位,人最真实的居所是时间而非空间”。在10年最后的时间里,草草总结一年来得与失,也算是对自己一个交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