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剑_zj
张剑_zj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86
  • 关注人气: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缓解交通拥堵,不是政府一个人的事

(2010-11-28 09:54: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缓解交通拥堵,不是政府一个人的事

西安的交通路况已经成了每个市民都关注的问题。交通形势日益严峻,顺畅出行已成为市民的热切期待。面对城市交通“堵局围城”,相关职能部门近期也出台了很多措施缓解拥堵。11月25日,西安市规划、交通、市政、城管、地铁等部门深层剖析西安“堵”症,力求对症下药,缓解拥堵问题(《西安晚报》11月26日报道)

 

提到交通拥堵,我们总是希望政府把道路修得足够宽、把公交路线安排得足够多,把交通规则缩略得得足够少,在我们看来,这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然而,作为城市中最基本的细胞单元,我们似乎对自身要求太少,我们在要求政府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责任。

 

不得不承认,城市的交通状况与城市规划、硬件设施、路政配套等紧密相关,但它也与这座城市公民的自身觉悟彼此相连。缓解交通拥堵,从来都不是政府一个人的事。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西安市“堵”症难题,光有交通、市政、城管等部门的努力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市民也必须参与其中。

 

那么,作为市民,究竟该怎样做呢?

 

首先,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加强自我约束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许多时候,不是我们的道路不够通畅、交通设施不够完善,而是我们的民众交通意识淡薄,乱闯红灯、不按标识行驶,稍微发生拥堵就急躁不安、“见缝插车”,使得本不严重的拥堵现场不堪重负,最后,各方利益受损,既扰乱了交通秩序,又影响了自身出行。

 

再则,转变自身观念是根本。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汽车逐渐成为考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之一,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外出成了人们鄙夷的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买车的欲望。然而,迅速增加的机动车数量与不对等的道路配套设施,就使得拥堵现象更加突出。所以,民众对拥有汽车的理性认识,减少对汽车近乎狂热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城市交通的压力。

 

最后,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问题的本质归宿。我们的许多群众,往往抱着“肉食者谋之”的态度,对相关政策过于冷淡,使得很多措施缺乏双向交流沟通,而失去了服务为民的本质之义。如果我们能够主动一点、大胆一点,那么相关决策就会更科学一点、进步一点,双方受益,又何乐而不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