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心酸招聘,一段悲情人生
(2010-11-22 10:51: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随感 |
(一)你的“漂亮”,无人能懂
十多年前,陈琳的一首《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红遍大江南北。十多年后,在成都的求职现场,一位"漂亮妹"却用她雷人的开场白对这首歌给出了新的注解。"他们都说,我很漂亮,你想看看吗?""我知道你想,别犹豫了,打开吧......"对她来说,这或许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大胆尝试,通过这异样的"幽默"来吸引招聘人员的注意。但对于招聘人员来讲,就真有点"感觉进入了层层迷雾"的味道。
一方面,招聘不是选美,企业需要的绝对是适合自身定位、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如果一名大学生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务实的做事作风,单靠"美貌"吸引眼球,这无异于把自己推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一朝春尽红颜老",她们也就只有"对镜贴花黄"、"空悲切"了!
另一方面,大学生态是社会现状的真实反应。社会一感冒,大学难免会打几个喷嚏。"漂亮妹"这"新奇"的求职方式也正体现了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病。当"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风气日益抬头,当"潜规则"、"背景说"逐渐风靡,校园便失去了她最初的纯洁。许多大学生在功利、浮躁思想的影响下,逐渐丧失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对社会心理一味迎合,攀附。"漂亮妹"正是为了迎合社会上对"美丽"的畸形理解而作出的一个"疯狂"选择,可结果却未必如她所愿。
她的失败,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纵有漂亮的身材、极具诱惑的语言,而无真才实学、外强中干,那么,再漂亮的外表也不能遮掩“空白”的内心,你的“漂亮”,永远也不会有人读懂!
(二)没有工作,谁敢结婚
“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和另外有几家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提出“已婚者优先” 现场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员工跳槽太普遍了,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根据经验,已婚求职者对企业的忠诚度,比未婚的高,不容易跳槽(贵州都市报11月22日报道)
中学时代,老师为了让我们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他们把我们训练成考试机器。然而,当我们到达这个理想的“圣殿”后却发现:大学教育已逐渐沦为只求目的的培训机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需求已成了高校教育的风向标,社会一“降温”,高校便会“浑身不适”。
前段时间,河北师范大学就把公务员考试科目作为大四学生的必修课,以帮助学生通过省市级的公务员考试。不知道针对贵州省某些企业“已婚者优先”招聘条件,高校会是怎样的反应?会不会在高校掀起一股“奇异”的结婚热潮?
结婚很容易,可要经营这份感情的确很难。试问,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谁还敢冒然去结婚?虽然婚姻要靠精神力量的维系,但它必须以坚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没有了物质,精神世界只会成为空谈。
从这点来看,“已婚者优先”便是一种赤裸裸的就业歧视,他把我们的大学生推向了一个“结婚优先”还是“工作优先”的二难境地,进而通过这种限制,拒绝录用大学生。然而,大学生必须面对就业,这奇异的招聘条件肯定会滋生后患无穷的大学生闪电结婚。更为可怕的是,他变相的向高校传递了一种教育理念:结婚比不结婚更容易找工作。在摇摇欲坠的大学教育模式面前,这种理念会不会加剧大家的不安?
给大学一个平台,给大学生一个机会,我们的企业,请不要玷污了神圣的婚姻。毕竟,房价奇高、蚁族横行,没有工作,谁都不敢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