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0亿“迁民”,茅台“酒劲”很给力

(2010-11-14 21:57:25)
标签:

茅台镇

酿造环境

迁离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50亿“迁民”,茅台“酒劲”很给力

为保护独特酿造环境,茅台镇将逐步搬迁茅台酒厂厂区范围及周边居民1.6万余人,安置在城区新建的“国酒新城”内。这项茅台镇环境整治建设工程初步概算需资金约50亿元。(《中国青年报》11月14日报道)

 

保护酿造环境,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茅台镇密集的人口居住,可能会对环境承受造成巨大压力;另一个是茅台酒业自身的无序扩张,日益庞大的企业规模更可能是破坏酿造环境的罪魁祸首。但普通人的思维,总会落入民众无知的惯有误区,“企业进,民众退”似乎已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

 

保护国酒品牌,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在这让人欣喜的背后,却蕴藏着可怕的思维逻辑。茅台镇将茅台酒厂厂区范围及周边的1.6万居民迁离后,要在“十二五”期间新增万吨“贵州茅台酒”生产能力。民众走了,企业扩张了,我们不禁要问:民众的搬离到底是为了保护酿造环境还是为企业的扩张被迫腾地?

 

这是一个美丽的借口。茅台酒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其复杂的生产工艺、较长的生产周期早就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市场高度发展的今天,它迫切需要一个打开市场的钥匙与国内知名酒业抗衡,而这把钥匙即是产量的提升。产量依靠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得益于厂房扩建,自然而然,迁离民众不可避免。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绝不亚于民众对环境的影响。企业生产需要水质来源、也需要排放污水,茅台酒业这陡增的水源需求又会不会对酿造环境造成破坏?几十年来,民众与酿造环境之间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作为这个环境组成的一份子,他们的突然迁离,会不会对这“小气”的酿造环境产生“蝴蝶效应”?

 

再则,酿造环境不但包括生态环境,还应包含文化环境。有着千年酒文化的茅台古镇,长期的文化熏陶对酿酒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群众作为传承文化的直接载体,他们的迁离,又会不会削弱文化的传承?而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茅台镇又会不会成为一座“只有酒,没有酒文化”的空城。

 

因此,在笔者看来,要保护完美的酿造环境,不是民众一个人的责任。它更需要我们的企业能够从保护民族品牌出发,综合环境和文化因素,在利益追求上作出适当让步,这才是保护的根本。

 

新闻来源: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0-11/14/content_393113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