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入疆,治标不如治本
(2010-11-08 23:27:02)
标签:
新疆引渤入疆治标不如治本杂谈 |
分类: 时事随感 |
引渤入疆,治标不如治本
如果不缺水,新疆会变成什么样?近日,在乌市举办的“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以经济效益带动引水入疆,联合兄弟省份,捆绑优势资源推动海水西调的建议,引起政府代表及上百位水利工程专家、企业代表的共鸣。(亚心网11月8日报道)
人定胜天,这是一个传说,亦是一个神话,它更是国人企盼多年的梦。然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神话和传说都显得那么的不堪一击。在新疆近日举行的“海水西调”论坛上,有专家就宣称在六年内可以实现从渤海西北岸引海水入新疆的大胆设想。这一设想的实现,不但可以给原本脆弱的生态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以实现农业、能源、民生以及文化的良性互动。
这无疑不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决定,顷刻间,我们仿佛看到了茫茫戈壁绿意涌动、塔里木河奔流不息的壮观场面。然而,我们在为这一设想欢欣鼓舞的同时,难免会有淡淡的隐忧。这么庞大的工程,国内外有无成功先例可以借鉴?大规模施工,又会不会使原本脆弱的西部环境雪上加霜?引进的海水,如果处置不当,又会不会造成新疆土地大规模盐碱化?或许,这些疑问,我们只能期待时间会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
现在的专家,对摆在眼前的环境恶化视而不见,对“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慢慢习惯继而最终麻木。试想,我们如果能够抛弃这些浮华的表面形式,对新疆的发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反思,在造成缺水问题的根本细节上转变思路,我们又何须“引渤入疆”。
多年来,我们穿着GDP的荣耀外衣一路狂奔,当到达终点后,才发现资源浪费了、环境污染了,甚至我们自身,也不同程度的受着伤害。要解决新疆的缺水问题,还得从根本上着手。
首先,我们的政府要抛弃唯GDP马首是瞻的怪论,真正结合本地实际,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其次,我们的企业更应担起社会责任,良心生产,把依赖资源、人力的旧有模式向依靠技术、人才的方向转变。再则,应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现有用水结构,普及科学用水知识,这是解决新疆用水问题的根本出路。
新闻来源:http://news.sohu.com/20101108/n2772140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