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上日本味的世博会推广曲
(2010-04-18 23:07:16)
标签:
上海世博会2010等你来社会文化氛围日本杂谈 |
沾上日本味的世博会推广曲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新闻发言人18日证实,世博局已经关注到上海世博会倒计时30天推广歌曲《2010等你来》的作曲著作权存在纷争,为慎重起见,上海世博局已决定暂停使用该作品。(新华网上海4月18日)
听惯了社会上关于抄袭事件的种种报道,只是这次更令人震惊。从2004年就开始公开征集和专家评审的上海世博会推广曲居然涉嫌抄袭。官方解释称《2010等你来》只是世博会的推广曲,而并非世博会的主题曲。推广也好,主题也罢,如果我们连一首歌曲都不能原创,我们又谈何文明、谈何思想?难道我们要在世博会上向游客陪着笑脸,歉意的说道:“只是模仿,只是借鉴”。然而当这种模仿太彻底,这种借鉴太功利,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当一所所孔子学院拔地而起,当一股股“汉语热”遍地开花,而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信仰的我们,却在面具的伪装下公开抄袭,长江学者抄袭、教授抄袭、论文抄袭,就连有些领导的讲话稿也要抄袭一番,他们抄袭得那么自在,那么理所当然,面对这些,我们又能说些什么?
面对此次事件,我们思考的,不应该只是抄袭本身,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文化氛围。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过分最求名誉、金钱与地位,而文化却在功利的阴影下踽踽独行。中国人不乏智慧的头脑,只是他们将这种智慧用于耍小聪明;中国人不乏创新精神,只是他们爱把这种创新用于偷梁换柱,再冠以自己大名。再则,我们的文化发展受社会各界影响太大,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又拿什么去奢求有伟大的作品。因此,当经济发展的脚步与文化脱轨,出现一切错位现象已不奇怪。
世博会歌曲从2004年便开始征集,历史六年的筛选换来的却是原创的空白。我们不禁要问:所谓的专家,他们是否是抱着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评审这些作品?从理论上说,这些评审团应该通晓中西音乐,具有较高的真伪辨别意识,即使作品涉嫌抄袭,在一审或二审时就应该被淘汰。然而,直到作品问世,广大网友发现涉嫌抄袭,专家们似乎才恍然大悟,这个时代我们应该信专家还是信网络?可以说,在作品的筛选上,其透明度和专家能力是值得怀疑的,如果我们的专家负责点、我们的评审阳光点,至少也不会出现这种闹剧。
鲁迅曾说过“不能革新的人种,是不能保古的”,面对世俗的社会,我们又应该如何创新,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创新提供适宜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如何鼓励那些有才华有创意有能力的人沉下心来搞创作,并让创作者的辛苦付出得到认可,仍是当前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否则,抄袭之风不会因此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