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搏弈 谁让青莲居士无家可归
(2010-04-15 07:25:30)
标签:
青莲居士故里李白江油杂谈 |
四方搏弈 谁让青莲居士无家可归
据《中国经济周刊》13日报道,围绕被誉为“诗仙”的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乡,争论愈演愈烈。在国内,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自称是李白的故乡,而在这种情况下,地处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也自称是李白的故乡。
李白,盛唐时代杰出诗人,他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不羁的浪漫主义情怀,造就了唐代浪漫主義诗歌的艺术高峰。然而已故千年的太白,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故乡会引起现代人如此强烈的兴趣?倒是自己毕生写下的诗歌,却鲜被关注?假如真的有灵魂,李白一定会笑世人的迂腐、世故,然后一展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情怀,摔门而去。
故乡,新华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生长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二)老乡、老家。《中国文学史》告诉我们: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五岁随家迁至蜀之绵州(今江油),后在湖北安陆定居。关于他的出生地和家世,史学界至今还是一个谜,笔者也不敢妄加评判,只是世俗的闹声,可能打扰了沉睡的李白。
为什么四地为争一个李白故里而大动干戈?为什么李白故里会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李白独有的诗歌艺术水平还是市场经济下的利益的驱动?争夺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李白故里之争早已演变成区域发展的形象代言争夺!四川江油、湖北安陆两地更是将李白作为城市的名片,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更为荒唐的是,国家工商总局已将李白作为一种商品,为其注册商标。于是,争夺之战愈演愈烈,归属之地更是扑朔迷离。
其实四地在争夺的同时,不妨学学李白豪放飘逸、不拘一格的人格魅力,学学李白洒脱、雄浑的浪漫诗风,再给自己城市一个准确的文化定位,或许,争夺就有可能避免了。我们都知道,李白虽出生于今甘肃天水、后迁至江油,定居于湖北安陆。但他的一生,是在漫游中度过的,他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他的许多诗歌,也是在游历过程中创作的。游历之人,四海为家。因此,硬要给李白故里扣上一顶“商品帽”,显然是不符合情理的。
再则,我们追求的应该是李白的品质、他对诗坛的重大贡献以及李白心目中崇高的文化氛围。而不应在“故里”一词上喋喋不休。假若我们的文化建设提高了,我们的文化厚度前进了,我们能够把李白诗风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用独特的方式把李白的人格魅力能够完整体现,或许,谁就胜出了。因为文化底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失去了文化点缀的李白故里,就好比电灯失去电源而变得毫无意义。当然这底蕴也不是靠一个纪念馆、几尊雕像就能够体现出来的,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营造,共同努力。只不过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经济效益也不会立竿见影,四地公开争夺一躯壳也就见怪不怪了。
因此,四地政府在争夺的时候,不妨学学李白“济苍生”、“安黎元”的思想,为人民多办几件实事,塑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许,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李白就会衣锦还乡了。
新闻来源:http://www.zynews.com/news/2010-04/14/content_700939.htm
(发表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