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仿大人的动作,如张大嘴发“啊——”的声音,让孩子模仿漱口的动作,把水含在嘴里,头上仰,在靠近喉部的地方时水在口气中转动。给孩子吃一点坚韧的食物,如牛肉干、红薯干、牛皮糖等,加强孩子的咀嚼及口腔、颊部的功能运动。
2 模仿各种生活中能听到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声、火车鸣笛声、敲鼓声、上课的铃声、下雨的打雷声、刮风声、哭声、笑声或者各种动物的叫声,如乌鸦的叫声、狗猫牛等等的叫声,有条件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不同声音转录下来,让孩子多听多学多练,促进学会模仿声音的能力。如模仿汽车声——嘀嘀嘀的,火车声——呜呜呜,打鼓声——咚咚咚。
3 游戏互动。与孩子一起玩挠痒痒的游戏。让孩子坐在大人的腿上或躺在床上,一边与孩子说儿歌刺激语言,一边辅以动作,如“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使孩子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分享快乐,并让孩子不断发出大声的笑。同孩子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孩子围在鸡妈妈的后面,当小鸡,爸爸来当老鹰去捉小鸡,一会儿往左跑,一会儿往右跑,孩子会发出天真的笑声,而且通过运动让孩子活跃起来,促进生理性呼吸,气流顺畅,增进孩子与人的感情交流,提高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从而达到孩子的发生训练。
4.自我欣赏模仿发音训练。训练发音过程中,一方面让孩子注意模仿口形,还可以將训练人的声音以及孩子的模仿声音录制下来,坐车录音带或录像带,让孩子多听,熟悉的声音孩子听起来有亲切感。听到自己的声音会很高兴,也很有兴趣,这时再去教孩子的口形模仿,孩子就会慢慢注意别人的口型,去体验自己的模仿。
5 发声训练。在教孩子练习发声的时候,可以以实物图片提示,一方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用手拖住孩子的下颚进行一些辅助动作,如教孩子发“啊……”的声音,可以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压于下巴的前下方,然后让孩子看你口发“啊……”的声音,开始声音可能不够准确,但切记不要过急,时间可以控制1—2分钟,因时间过长孩子会产生不耐烦、厌倦的情绪。训练同时要给予食物强化,特别是孩子发出声音时给予食物强化,还要有语音和动作的提示,如告诉孩子“对了!”“真好!”“妈妈亲亲”“抱抱”等等。
6.教孩子正确模仿六个元音的发音,同时配有磁带及卡片:
1) 张大嘴巴发“啊——”“a”,再拐个弯,加上“姨”,发出“阿姨”。
2)把嘴巴撅起,將小手卷起,放在嘴边形成一个小圆圈,发出“喔——O”的声音。
3)把嘴张大,下颚往下咧,將手指放在上下齿中间,模仿大白鹅“e”的叫声。
4)把孩子的衣服放在旁边,边指衣服变发出“i”的声音,上下齿轻轻分开一个小缝,舌尖顶住牙齿,或教孩子认识数字“1”。
5)把嘴撅起往外吹气,模仿火车“呜呜——u”的声音。
6)把嘴撅起不断往外送气,是嘴巴渐渐变小,发出小鱼的“鱼u”音,边发音变让孩子看到小鱼在鱼缸中游动。
在游戏互动中加深孩子的记忆,將六个不同元音字母用卡片分别贴在黑板上或墙上,边指边认,与孩子互动,让孩子模仿。
7.在模仿发音过程中,孩子发出的音可以是汉语中的语音,也可以是非汉语中的音。即我们所说的孩子有时说个不停,但大人就是听不懂,这时候父母可以顺着孩子在发某个声音或音节时,去模仿孩子的发音,在语气、语调的高低快慢上,要与孩子保持一致,这样会使他感到很高兴,就会去注意模仿发音人的口型,这时候可以再继续模仿这些这些音,让孩子多听听几次自己发过的音,即熟悉,又很有意思,慢慢就可能注意自己是如何发出这些音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