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止一次听儿子抱怨学校剥夺了他们课外活动的时间,从下面某县级第一中学调来一位校长,准备接替即将退休校长的位。自从他来了以后,全校下午第四节都得在教室自习,取消原来的课外活动。听说措施还挺强硬的,下午第四节操场上连一个人也见不着了。这可苦了我那爱运动的儿子,球打不成了,天天在家嚷嚷憋的慌。
更不幸的是,新上任的班主任是这位新校长的信徒,同样信奉“时间=效率”的信条,规定了诸多“不准”,不准课间时间在教室外打羽毛球、自习(包括晚自习)不准有声音、不准讨论等等。儿子说原来晚自习还有点意义,碰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问同学,现在晚自习三个多小时,不许有声音,不能讨论。真不想去晚自习了,晚上在家复习的效率还更高。
说是这样说,但儿子每晚还准时去晚自习,我知道他是怕班主任的罗嗦,同学偶尔迟到一次都被叫去做半个小时的思想工作,且动不动就以操行品德不及格相威胁,他不想自找麻烦。
儿子昨晚突然说想呆在家里,月考刚考完想放松一下,我觉得儿子平时还算自觉,从不用我操心,成绩向来也不错,前段时间身体又不太好,想着也该让他放松放松,所以我就同意了。想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却找不着电话号码。让他叫同学帮请假,可儿子却心存侥幸,说前两个晚上班主任都没去,他不会那么凑巧的。
很快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儿子怎么这么散漫连请假条都不写,我自知理亏连忙道歉。可班主任却说儿子是反面的人物,平时表现不怎么好,成绩却不错而人缘又好。还说上次家长会缺席是故意的吧?我急忙解释,家长会是我的错,是我忘记了。可班主任一直就是指责的口气,她让儿子明天写一份说明书,我答应了。
在旁听的儿子有点气愤,是呀,他怎么成了班上的反面人物了,不就是比较爱运动吗?我了解自己的儿子,从小到大从不用我操心,成绩一直不错,酷爱好打球、弹吉它,非常阳光,左邻右舍也常夸儿子有礼貌、懂事,上学期还得了三好学生呢!其实,我很欣赏儿子松紧有度,从不死读书。
我现在理解儿子为什么老抱怨了,我真弄不清楚,这样高压管理就能出好成绩吗?即便能考出好成绩,那可能也是书呆子呀!
我也是老师,也是班主任,学生也是跟我儿子一样年龄的孩子,可我从不用威胁的态度来对付学生、更不这样贬损、打击学生。我觉得应该更多的尊重、理解他们,跟学生平等对话,更多的通过老师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树立威信,不是有这么一句老话“亲其师,信其道”吗?。另外,即便是为了学生、是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用指责的口气跟家长说话。要家长配合教育,说话也要让家长听了舒服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