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妈咪Jane_黄静洁
妈咪Jane_黄静洁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91
  • 关注人气:17,9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6月3日

(2016-06-03 12:36:39)
标签:

杂谈

宝宝看见陌生人就哭,怎么办

我家彤彤两岁不到,以前很爱笑,可是现在怎么一见人就哭,朋友、邻居想抱抱我们家孩子,还没等到伸手宝宝已经哭得不行了。宝宝怎么胆子这么小呀?我该怎么办?彤彤麻蜜 于2016年5月23日留言)


妈咪Jane这样说:

宝宝认生是他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几乎每个宝宝在一段时期都会经历这个所谓的“认生期”,所以,妈妈如果碰到这样的情况,不用奇怪,这是宝宝正常的表现。

2016年6月3日

宝宝“怕生”也是一种成长

几乎每个宝宝在一段时期都会经历“认生期”,“认生”是宝宝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它是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情绪和人际关系获得发展的体现。

当然,宝宝一出生并不认生,他的认生更多的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1. 4个月内:一般不认生
此时,宝宝对周围的一些新鲜的事物,都感到比较好奇,包括不熟悉的陌生人。对任何人的引逗,他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2. 4~5个月:“警惕地注意”现象
此时,宝宝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妈妈)的面孔,对陌生人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些。

3. 5~7个月:表现出“过敏”反应
此时宝宝对熟人表示明显好感,对妈妈最为依恋,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就会表现出过敏反应,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4. 7~12个月:认生达到高峰
有些宝宝面对陌生人会有哭闹、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认生”达到高峰。

5. 1~2岁:独立和依恋并存
1岁多的宝宝已经开始有了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但对父母和亲人仍然非常依恋,一旦遇到他从未见到过的人和物体,就可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

6. 2~3岁:依然会怕生
此时宝宝仍然会对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惧,这是宝宝发展的共性。此外,由于遗传因素的差异,宝宝出生以后所处的家庭教养环境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宝宝认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2016年6月3日

宝宝长大后还“认生”4大原因

1. 天生性格拘谨有些宝宝生性内向、害羞或胆小,加上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必然容易怕生。


2. 互动机会少现在很多宝宝都由老人带,很少跟邻里往来,再加上老人怕宝宝出危险,很少带宝宝外出玩耍,孩子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心理上也认为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最安全、最自在,而见到陌生人则感到不安全。

2016年6月3日

3. 情感饥饿
有些父母工作太忙,把宝宝交给保姆照料,尽管保姆也很尽心,但无论如何都取代不了父母;也有的父母对宝宝没耐心,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呵斥宝宝;或者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缺乏温暖也可能使宝宝缺乏安全感。

4. 教育不当导致
★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
★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
★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这些因素很容易使婴儿期自然的“怕生”现象延续到幼儿期,让孩子变得不合群、不愿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会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流,变得孤僻,甚至还会影响到儿童和青年时期的个性和人际关系。


2016年6月3日

“认生”之初要干预
为让宝宝变得大方开朗不怕生,妈妈应在孩子六七个月、刚进入“认生期”时就开始干预。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认生期”的长短和出现的早晚。

1. 提前预防

在宝宝还不懂得怕生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多让宝宝去接触其他的人。如经常带宝宝去邻居家串门,让别人和宝宝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等,通过与其他人的接触,帮宝宝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


2. 扩大交往范围

如果宝宝开始怕生,妈妈可以先从宝宝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照顾者以外的人交往,逐渐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逐渐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一般宝宝都较喜欢和年轻女性或差不多年龄的小宝宝玩,因此,妈妈可以制造机会让宝宝多接触这一类的人群。


3. 交往方式要适当

宝宝在跟陌生人交往时,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喜欢陌生人太亲近自己。因此,当你抱着宝宝遇到熟人时,可以先跟他打招呼、交谈,让宝宝感觉到妈妈跟这个陌生人是熟人,待宝宝与陌生人熟悉后,才可以让他们摸摸宝宝或抱抱宝宝,千万不能很突然地让陌生人去抱宝宝,这样反而会让他更紧张、更害怕。

2016年6月3日

4. 不强迫宝宝接触陌生人
对于“怕生”比较厉害的宝宝,妈妈应先给他一些适应的时间,不能一厢情愿地勉强宝宝和谁接触,更不能让他单独的和陌生人待在一起,这样只会进一步加深宝宝的排外心理。

在遇见宝宝不认识的人时,妈妈可以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绍宝宝,并以轻松愉快的态度和陌生人交谈,这样可以帮宝宝消除顾虑。与陌生人磨合的机会多了,宝宝害怕的心理自然就会慢慢消失。

5. 发挥宝宝的优势
妈妈平时要多观察宝宝,看他对哪些事物较感兴趣,然后根据他的兴趣培养特长,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这样可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宝宝自信心增强了,怯生的心理就会逐渐减弱。

6. 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父母照料宝宝、与宝宝接触的时间最好固定,最好不要让宝宝长时间见不到妈妈,更不能说“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把你卖给**”之类的话来威吓宝宝。

妈咪Jane金语良言

小时候认生怕生

本是自然现象

长大后还怕生

孩子可能变得不合群

认生之初就要干预

别让“怕生期”延续到幼儿期



本文为作者原创,任何媒体机构转载需授权!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打赏作者哦![害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