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纽约过万圣节鬼节扮鬼南瓜灯育儿杂谈 |
分类: 快乐自我 |
今年是响响第一次体验万圣节的“鬼怪巫气”,他为自己选了一套蝙蝠侠黑衣,在派对上大显身手。
这次在纽约正逢一年一度孩子们的盛会“Halloween”,即鬼节,又名万圣节。节日的正日是每年十月的最后一天。今年是小儿子有记忆已来第一次在美国过万圣节,他既高兴又害怕,因为每家商店里都挂着鬼骷髅头,让他搞不懂为何节日是和鬼过在一起的。他一直在问:“为什么纽约人要过万圣节?”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而之后罗马人又对万圣节的某些习俗进行了改良。例如,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昨日,响响被邀参加了一个朋友学校举行的万圣节派对,拍下一堆快照来分享。
万圣节是孩子想象力表现的最好时机,每个孩子都会早早地与爸爸妈妈讨论今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派对上有吃有玩,都鼓励孩子自己动手DIY。这是响响第一次的人生经验。
在学校组织的派对上,游戏是孩子们最爱的项目。穿着蝙蝠侠costume做游戏,响响完全忘了自己在哪里了。
万圣节那晚(还有两天了),我们一群大人将带领一群小小孩(4岁-6岁)和大小孩(12岁-15岁)集体去挨家挨户讨糖,扮什么鬼是我们这几日的讨论的热点。明天还要去添置装备什么的呢!敬请等待下一回合。
如果妈妈们在养育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或困扰,可以前往妈妈宝酷网我的专栏Ask Jane提问,我每周会选择回答问题。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各位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