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没怎么给芊芊拍照,只有一张用手机随手拍的照片
2岁10个月的芊芊已经接触到很多事情,也就明白了很多事情,不再是那个百分之百听话的“乖宝宝”,有了自己的思想,也就学会了反抗,反抗无效,就开始想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其中,婉转的说话就是她的法宝之一。
对话一:
妈妈:吃点儿菜,吃菜健康又漂亮。
芊芊:我不想漂亮。
妈妈:那也要吃菜。
芊芊:菜太凉了。
对话二:
悄悄喂芊芊吃了一口木耳,芊芊都给吐了出来,边吐边说:噎着了。其实根本就没有噎着,就是不想吃而已。
对话三:
吃完晚饭,带着芊芊去面包房买面包,交款时,芊芊说:我饿了。我笑:你不是刚吃饱饭吗?你是不是想尝一口啊?芊芊点头称是。
对话四:
不想喝水时,就说水太烫,或者是太凉。
对话五:
给芊芊洗完澡,让她去找爸爸玩儿,我接着洗澡,爸爸已经在沙发上睡着,怎么也喊不醒,芊芊就又跑回来让我陪她玩儿,我让她在厕所门外等着,我虚掩着门跟她聊天。等了一会儿,芊芊等不及了,就说:厕所里有蚊子,你快出来吧,要不该咬你了。
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有时候我和她爸会告诉她:想什么说什么,不要骗人。不过,芊芊都没什么反应,我猜可能并不明白我们的意思。后来我也开始反思,孩子或许并不是想骗人,只是她在表达过自己的真实意愿之后没人同意,哭闹也没用,作为孩子的她很多时候都是被大人们强迫着做事情。虽然我们是出于爱她对她好而强迫她,比如吃菜之类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让她做她不想做的事情。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自己不想做什么有人非逼着我们去做,或者想做什么却又有人百般阻挠,是不是我们也会很气愤,然后会想各种办法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呢?所以孩子们也是一样的,在得不到允许又很想满足自己意愿的时候,这些已经有了思考能力的孩子们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另外一点,“骗人”这个词或许不应该在她还不懂的时候就开始强调,所以我停止了这样的“教育”,也让芊芊爸爸别再说“骗人”。也许她现在还不是有意识的欺骗,但是说得多了,或许就慢慢地变成有意欺骗。
再想到将来芊芊长大以后步入社会,这样的“骗人”不就是婉转吗?我们这些大人每天学着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愿,难道不也是一种“骗人”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