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姥爷和姥姥纷纷倒下,都是热伤风,于是周末把芊芊送回奶奶家住一个星期。
昨天晚上过去看芊芊,在奶奶家我基本上不多说话,但是必要的教育我还是会进行的。
晚上7:30不到,芊芊就吵着要喝奶,我说先洗澡再喝奶,然后就睡觉了。在姥姥家一直是这样的,因为芊芊最近突然不喜欢洗澡,所以每次都要费一些唇舌,但是芊芊其实很懂事,我们的唇舌不是白费的,看没人护着她,她就会跟着我们去洗澡了。
但是在奶奶家,她貌似知道奶奶对她是百依百顺,我一说到要去洗澡,她就开始哭天抹泪。于是我采取迂回政策,我说:那芊芊先喝奶,再洗澡,好吧?芊芊继续哭闹着说不洗澡,芊芊奶奶早就看不下去了,抱着孙女心疼的说:不洗澡不洗澡。我又坚持了一次,芊芊抱着奶奶哭得更厉害了,奶奶也更是心疼,跟我说:不洗就不洗吧,一会儿给擦擦就行了,我们昨天就是给擦了擦。
我不再说话,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都没用,而且我也知道了为什么芊芊如此哭闹不去洗澡,她昨天应该就是用这招儿制服了她的奶奶,达到了她的目的——不洗澡。
我想,如果没有奶奶的参与,我一定可以成功的让芊芊去洗澡,而且不会哭闹。芊芊其实知道,每天都要洗澡,以前没有人打破这个规矩,在姥姥家的时候,她虽然会拒绝几次,但是不会哭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告诉她:哭闹是没用的。只要家长做到意见统一、态度一致,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因此,虽然她会习惯性的拒绝几次,但是最终都会开心的去洗澡。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面对芊芊的哭闹,通常情况下我会这么做——
首先,判断我的要求是否合理,也许她有她的想法而且也许她并没有错。
之后,如果判断结果是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那我就会坚持我的原则,并告诉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2-3岁是立规矩最好的时期,散养不等于放任自流,生活中还是需要一些规矩的。
最后,如果坚持未果,我会稍加让步,比如说先喝奶再洗澡,这相当于是给她一个选择的机会,也算是给她一个缓冲。(不过一般来说,等不到我让步,芊芊就会在我的坚持之下去做她并不很排斥的事情,因为她是个懂道理的孩子。)
老人的溺爱可以让孩子一时开心,也可以得到孩子当下的依赖,将来却可能被孙子孙女怨恨一辈子;妈妈的爱现在看起来有点儿不近人情,却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益。
然而,老人的“爱”还是阻止了妈妈的“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