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徐雯
图:尹夕远
「列物」
▼汉维词典
库尔班江翻了无数遍的书。“没有这本书,我不会看懂汉语。”
▼老照片
作为摄影师的库尔班江曾经帮许多人拍过照片,这是他本人的第一张肖像照。
▼杂志照片
2004年,22岁的库尔班江背着包、拿着照片跑遍了新疆各大报社、杂志社,希望他们能免费刊登照片。库尔班江得到了不少口头许诺,但三个月过去了,承诺还是杳无音信,他上门追问,得到的回复是:“不知道(你的作品)在哪儿,要不你去门口垃圾桶里找?不用的稿子全部都在里面。”库尔班江在一个垃圾桶里找了四十分钟,翻到了照片。第二年,他在内地发表了第一张摄影作品。
▼《我从新疆来》
2014年,库尔班江出版了这本书。在书中,他记录了100个生活在内地的新疆人的故事,由此,他从一个摄影师变成了一个跳出地域和民族界限、客观审视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记录者。图中的封面并非最后定稿的出版封面,但它最符合库尔班江对于新疆的认知:“新疆是彩色的,不是黑白的。”
▼日记本
从2007年到2011年,库尔班江写了4年日记。有时候,他会用汉语,遇到不会的字用维语,也有很多字直接用拼音。他觉得拼音非常容易,打起字来也很方便。
▼磁带
2007年,库尔班江完成了纪录片处女作《喀拉古塔格日记》。2个月的拍摄时间,他使用了58盒磁带。
▼北京奥运会场馆通行证
2008年,库尔班江参与了“好运北京”奥运场馆的广告拍摄。
▼手表
库尔班江出生在新疆和田一个优渥的家庭里。1998年,16岁的库尔班江已经拥有两万块钱多的手表,但后来打篮球的时候弄坏了它。在那之后,库尔班江一直不戴手表,直到2014年,在深圳做生意的弟弟送了他这样一个结婚礼物。
▼和田玉
和田最出名的是玉,库尔班江的家族从事的就是玉石生意。受家庭影响,2001年,从博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卖起了羊肉串、做起了玉石生意。
▼刀具
纪录片导演孟晓程送给库尔班江的礼物。孟晓程在新疆拍摄《森林之歌》时认识了库尔班江,并把他带进了摄影和纪录片行业,这改变了库尔班江的命运。
▼香水
小学五年级时,库尔班江学会了喷香水。父亲对他说:“喷香水是对别人的尊重。”现在,香水是他最离不开的东西,“如果不喷香水,我都出不了门”。每天,他会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香水。在库尔班江的家中,我们发现了11瓶不同品牌、不同气味的香水。
▼相机、胶片和录音笔
1999年,库尔班江拥有了第一台胶片相机。此后,他又购买了许多不同的设备。最右面的相机和录音笔跟着他走遍全国,在一年多时间里采访、摄影,创作出了《我从新疆来》。
▼头灯
2010年,库尔班江和同事在羌塘无人区拍摄《自然的力量》,从冰川到平原的路途中,与大部队走失。身处险境之际,他用这个头灯救回了自己和同事的命。
▼桑皮纸画
桑皮造纸是维族传统手工艺,2006年,这项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画中的老人正是桑皮造纸技艺的继承者。2014年,老人去世,技术面临失传,库尔班江搜集了老人做的、几乎所有可能搜集到的桑皮纸,并将他的照片印上去。2015年前往瑞士参加中亚文化节时,库尔班江带上了这张画,通过它,讲述自己理解的新疆故事。
库尔班江:标签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
博客天下:2006年你到了北京,当时这座城市给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库尔班江:第一是北京的太阳很红,中午12点可以直视太阳,这在新疆不可能,当然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雾霾;第二就是进到地铁,发现全人类都在地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坐地铁我就缺氧、头晕。我现在已经很适应这里的生活了,我也是这里的主人之一。
博客天下:是否听到过有些针对你的指责,说你身上维族气质变弱了?
库尔班江:各种指责都有,被骂“五毛”摄影师,还有人骂我是叛徒,但我不在乎。每个人在社会上都需要存在感,但我没有在为某一个地域、某一个民族做事,我不代表新疆和维吾尔族,我代表不了,我只是个普通的摄影师,只能传达出我的愿望:我们都是新疆人,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我愿意回到“人”的本质,而不是用民族、信仰去区分,回到本质上,人的很多东西是很容易理解的。贪婪、自私、邪恶……只要人存在的地方,什么都会有。
博客天下: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强烈的“我是维吾尔族人”的意识?
库尔班江:从一出生就是维吾尔族人。我出生在维族人口占96.3%的地方,我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其他民族,只能通过电视听一堆我听不懂的话。在小学一二年级课本里,我读到“中国有56个民族”的时候才有了民族意识,课本里都是唱歌跳舞,维族有一个小花帽子,汉族是头上绑头巾、腰上绑小鼓、扭秧歌的那个造型。1998年,我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读中专,那里有蒙古族、锡伯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我发现我们有些不一样,那时候我才发现不同的民族是不一样的。
博客天下:很多人谈论起新疆会联系到暴恐事件,你介意别人和你提起新疆时交流这些吗?
库尔班江:我不拒绝。在新疆发生的恐怖事件,在新疆的无论哪个民族,都有这个伤疤。维吾尔族里面有没有小偷?有。有没有强卖切糕的团伙?有。昆明的事件是不是维吾尔族造成的?是。但极端的人哪个民族都有,它不分地域、不分年龄,反人类的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博客天下:你的身上也被贴上了很多标签,如何与这些标签相处?
库尔班江:标签是每个人都有的,同时和它一块存在的是偏见。女性是标签、好人是标签、坏人是标签,标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
人和人要避免偏见,更重要的是开放、包容,我愿意了解你、听你说、愿意换位思考、愿意接受你的不同。越接受不同,就越会发现世界是很大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或者地方主义会让你越走越狭隘,所以我们反偏见的最好的方法是包容。没有沟通和交流就不会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