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血荒出现后,血液中心主任被病人家属围住,被质问为什么不发血给医院。他问,你们平时献血吗?都说不献。“这不就是没血的原因吗?”但联想到突发灾难来临时,各地献血车前的长队,就知道,这个社会缺少的不是爱心,而是更完善的制度。
10月26日,昆明血液中心分血牌上,标记着各医院申请的血量和实际领到的血量:省一(医院),B型1万毫升,实发600毫升;市一(医院),B型5000毫升,实发600毫升;肿瘤(医院),A型8000毫升,实发1000毫升……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董伟群,这段时间焦头烂额。她每天的压力不仅来自急需用血的病人,医生也会向她抱怨。医院每天储备A、B、O型血各3000毫升,但最紧张的时候只有300到600毫升。“一台手术都满足不了。”做不了手术,病人家属会轮番“围攻”医生:“为什么不多弄点血?”“暴躁的家属一次又一次找到医生,声称要投诉我们。”董伟群说。她说,以前术后的止血过程都交给年轻医生做。现在,都是主任医生亲自上阵,目的是节约用血。
目前,昆明正经历着最严重的血荒时期,有八成以上的手术因“缺血”被迫推迟。有的医院储血量甚至不够一次手术使用。为什么会出现血荒?
当病人和医生都在等候救命血的时候,血液中心的采血车,也在等候,等候义务献血的人到来。
10月26日,天下着雨,有些阴冷。在昆明市南屏街,赵建海的采血小组在此工作。下午4点时,我看到采血车上有6名献血者。昆明血液中心有8台采血车,在全市有4个固定采血点、一个流动采血点。每天出动5到6台采血车。赵建海他们所在的采血点,是5个采血点中,平均采血量最大的。近些天当地媒体集中报道缺血后,10月26日这一天,采了近30人。赵建海说,这是近期难得的收获了。低谷的时候,一天不超过10个人。
对于昆明血荒的原因,血液中心血液管理科主任李开红认为是因为献血的主体人群发生了流动。她说,今年昆明约有11万的大学生搬到距市区20多公里的呈贡大学城去了。她说,也曾想让采血车开去呈贡,但大学城分散,采血车开进去也不知道停哪好。此外,昆明的城中村改造,使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分散到了更远的郊区。她认为,这无形中又流失了一批献血者。此外,这段时间天气差,上街的游人减少,也导致了采血困难。
事实上,采血的硬件条件不足,献血地点少、献血不方便,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昆明血液中心主任杨通汉介绍,昆明的5个采血点已设置多年一直没增加。北市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一直没有采血点。“我们正在报批,新增采血点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需经政府批准。”
正在全国推行的献血屋,昆明目前还没有。杨通汉认为,昆明市如果有4~5间献血屋,按照每天采血20~30人,几乎能解决掉血荒的问题。知情人说,申请报告已打了3年了,还没批下来。李开红说,因为属地管理制度,血液中心不能到下面的地、州去采血,而且这样会把缺血压力转移到地、州。到其他省份调血也不太可能,附近省份也不能确保血液充足。而且还要考虑血液安全。李开红觉得,要解决血荒,“还是要从本地群众抓起”。
血荒出现后,杨通汉到医院了解情况。病人家属得知他是血液中心主任后,围住了他,质问他为什么不发血给医院。他问,你们平时献血吗?都说不献。“这不就是没血的原因吗?”杨通汉感到愤懑:“平时不献血,用时觉得谁欠了他的。”
事实上,公众对于血液中心也有同样的不理解。
昆明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说,大家无偿献血,血站却通过市场手段卖给医院,医院再卖给患者,“我们担心献出去的血,会成为他人牟利的资源”。
调查显示,这一观点在民众中颇具代表性。昆明当地一家媒体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市民不愿献血的原因有:觉得制度存在问题,“无偿献血,却有偿用血”;担心传染疾病;担心影响身体健康;献血没有得到实惠,缺乏动力等。
其实,作为献血主体人群的大学生对献血也有顾虑。云南大学研究生王萍4年前在湖南献过一次血,她说当时是为了尝试,“到云南之后,也想过献血,但是有些人说献血易感染疾病,就害怕了”。据她介绍,一些学校是通过年终评审加分等措施,鼓励学生献血。
据央视报道,一项关于不献血原因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担心感染疾病,占到46.4%。除了各种担心,有专家认为,献血的激励机制不够,无法调动献血者积极性。
根据我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需要用血时,免交费用;其配偶和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可以按当地的规定免交或减少费用。不过,据报道,现实中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免费和减免,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让不少人止步。此外,城市居民大多享有公费医疗或医保。免费用血的激励制度,对这些人群没有吸引力。
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认为,公众对无偿献血存在一些疑虑,很大原因是对献血本身了解不够。“每一个献血者都使用一次性的针头,只要是在我们正规的献血点采集,不会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赵建海解释,“每天收回采集血的同时,一次性的针头与不合格的血液将进入报废血库,定期送往昆明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而且,献400毫升血对身体没有影响。
而就用血本身,他说其实是免费的,“按照国家规定,我们以230元每单位(200毫升)卖给医院。这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值,只是收回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他介绍,血液采集后,要经过几道程序的加工,其中检测耗费成本最高,例如要检测艾滋、肝炎、核酸等。他说一个血站一年的费用大概4000万,都由政府承担。此外的一些费用,则通过血液本身收回成本。董伟群也认为,民众对医院有误解,她称血液都是“原价给患者”,增加的是人工、治疗等费用,“血液是不算钱的”。
不过,这方面的“内幕”,并不被公众熟悉。
杨通汉认为,现在对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他说昆明血液中心一年的宣传成本100多万元,“都是要自己想办法”。“要彻底解决血荒,需要政府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支持力度,借鉴成功经验,建立献血长效机制。”
其实,这次血荒也不一定全是坏事,起码让人意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就在我们截稿前,在媒体集中报道下,昆明市血荒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昆明市血液中心正在筹措资金,在呈贡大学城建设一个献血屋,预计12月能投入使用。
文/陈宁一 出处<---请猛击此
登载于《博客天下》总51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