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菁贤楠文化教育母亲孩子婚姻咨询 |
http://s7/mw690/001JUCA6gy6DSniWFKK66&690(苏菁原创)" TITLE="如果让我重做母亲
http://s13/mw690/001JUCA6gy6DSnjoxZO0c&690(苏菁原创)" TITLE="如果让我重做母亲
如果让我重做母亲——从母亲自身寻找教育突破口
——案例综合剖析
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健全和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在复杂社会中顽强的适应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看到生命的希望,感受生命的阳光,促进生命的成长。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感受幸福!然而现实又如何呢?
孩子早恋叛逆、逃学厌学、因特网成瘾、情感缺失、自卑自闭、离家出走等等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考试分数,为了某种技能,父母打死孩子,孩子因不堪重负而杀死父母,同学杀死老师或者同学杀死同学的暴力事件不断地发生着……
我深信,在现代社会中,大人和孩子缺乏的并不是掌握某种知识、技术的能力,而是一种创造的热忱以及怀有一颗抗拒焦虑、丰富、高贵、安详的心灵,融合了尊重、合作、体贴与关怀这些优秀的生命品质。
失去了这些人性中最宝贵最美好的生命品质,我们教育的意义又如何体现呢?
作为一个心灵自救的母亲,为了寻找教育的突破口,我于2002年6月2日辞掉公职,来到北京从心理咨询入手,开始了对整个社会以及家庭命运的探索,先后深入北京各类素质培训机构、医院、各类家庭、各大高等院校、监狱、法院……
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个冰冷、无助的家庭(从我深入的上万个普通家庭中,就有97%的婚姻严重不和谐),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个无辜的孩子;我所能感受到的是一颗颗脆弱的心灵……
经过多年的咨询实践案例(4000多例),我逐渐挖掘到孩子因特网成瘾、早恋、叛逆、自卑自闭、严重抑郁、敏感多疑、厌世轻生、离家出走、沟通困难、情感缺失、校园暴力、情商低下等等问题的根源几乎都和孩子的家庭缺少情感凝聚力、父母的婚姻质量低下有关。更确切地说和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心态、价值观、人生观等等都有关,可以说,很多母亲都没有学会真正地爱自己(即悦纳自己),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是活在别人世俗的评价中……
A、让我们来看两个典型的案例:
这位母亲很焦虑,语速很快:“苏菁老师,我的儿子根本不听我和他爸的话,不肯按时去上学,整天就沉迷在网络世界里玩各种游戏,还不断结交网络妹妹,设各种圈套让这些妹妹们互相残杀,竟以此为乐,我找了很多心理专家,他们都说孩子的问题和我有关系,怎么可能呢?我一直教育孩子要走正道,经常给他讲名人、英雄的事迹,我的工作一直也都很出色,我会有什么问题呢?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好把家里的网线拔了,孩子就和我闹,把家里的家具通通都给砸了……”
我耐着性子听完她对儿子各种不同寻常举动的叙述,平静地问她:“你们夫妻关系如何?”
她竟一下愣住了,因为她由于当老师的缘故,凡事养成了喜欢说教的习惯,她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命令家人(丈夫和孩子),丈夫很反感她这种居高临下的强势态度,所以她和丈夫长期以来不是因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就是互相谩骂、指责,整个家如同一个长年不化的冰窖……
2、一位15岁的女孩出现厌学、离家出走、早恋、严重抑郁等症状,她如果呆在家里,不是上网玩游戏、看手机小说,就是睡到中午或下午,这位女孩的父母为此很忧心,把女孩送到一家心理学校学习,3个月后他们去接女儿,却发现女儿更抑郁更不想上学了,还不停地向父母索赔她损失的时间……
女孩的母亲越来越焦虑,又带着女儿全国各地地找心理专家、医生看病,一位医生给女孩开了几付中药,女孩不愿意喝,母亲硬逼着女儿喝,可女孩喝了7天的中药不但没效果,反而比原来更对抗父母了,还扬言总有一天要杀了她的父母,然后自杀……
这位母亲心里很恐慌,她在网上看到我的《女人的名字叫母亲》一书后,打电话给我,她说:“苏菁老师,本来我的女儿是多么优秀的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初一都是学习成绩一直在前几名,唱歌、跳独舞、弹吉它、下象棋、画画、英语口语……样样大赛都得奖,可是上了初二,就突然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天,她的英语老师告诉我,她结交了社会上的男青年,本来英语是她的强项,英语老师是班主任,是很喜欢她的,也是为她好,找她谈,但我现在想可能那个英语老师不太懂得青春期的孩子,否则,老师和孩子谈过后,孩子为什么闹那么大的情绪,说不上学了……”
这位母亲连续给我发来7封邮件,把她认为的“女儿的成长经历”洋洋洒洒地写了近万字,她不断地强调分析女儿出问题的原因,不仅含蓄地指出班主任英语老师的不负责任、不懂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还层层剖析那所心理学校对女儿产生的负面伤害作用,其中对女儿结交的朋友也一一做了详尽的分析……
我认真地看完她的邮件资料,觉得缺少了导致她女儿心灵受伤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于是我问:“你们夫妻关系如何,你们夫妻平时能沟通吗?”
她一下哑了,她忽然回想起女儿出现早恋的时间正好就是她丈夫有外遇,而她自己和异性网友在网上“热聊”被女儿撞见的时间,这位母亲短时间沉默后,终于忍不住痛哭失声……
大量的事实证明,父母的虚荣心、父母的不自律、不自省,直接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而孩子会以更为极端的逃避现实的方式来报复父母,比如因特网成瘾、早恋、抑郁、叛逆暴力、离家出走……
爱是幸福的源泉,爱是希望的寄托,然而,在现代家庭中,究竟还有多少幸存的父爱、母爱?最幸福的感受和最痛苦的伤痕都是由情感带来的,然而,身为情感纽带的母亲,又能向孩子流露多少真情实感呢?
B、再让我们一同来聆听处于心灵困惑中的孩子们的心声:
“母亲的心总是悬着,我们一有什么问题,她的第一反应是又有麻烦了,从来不曾接纳我们,被挑剔和担心,害怕,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现实就是这样了。但是自己想成长起来,至少以后万一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小孩,让他(她)可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有一个安宁的灵魂。”
这些不仅仅是个案,而是遍布了社会各个领域,更为可怕的是,很多孩子即使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都无法走出自己的心灵困惑,因为他(她)们根本无法面对虚荣、固执、外表强势内心脆弱、漠视情感的父亲、母亲……
孩子出了问题,这是母亲最痛心的事情,可很多母亲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恰恰出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说,当知道时已经晚了,我们再来看一位母亲在《女人的名字叫母亲》书后的留言:
“母亲的素质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值得深思的问题。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甚至可以说是终身的老师),母亲的心态、言行、品格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正像这位母亲所说的,人生没有后悔药,营造没有悔恨的人生才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根据我在北京多年的咨询实践案例(4000多例),逐渐摸索出一个规律,在一个家庭中,母亲(女性)的情绪在无形地左右着一个家庭的情绪,无论是这个家庭中的父亲(男性)还是孩子都会潜移默化地受其消极或积极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