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朋友相邀北京昌平区度假村桃花源(志愿者箫清创作)

(2011-11-25 21:53:39)
标签:

陶渊明

洞口

《桃花源记》

昌平区

度假村

杂谈

朋友相邀游北京昌平区度假村桃花源。提起桃花源,不禁令人想起古代隐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叙述了一个渔民如何发现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后来又如何忘记了洞口的一个虚构的故事。显然,洞口是这个故事的关键所在。一个被古代渔民忘记了的洞口,是否仅仅是被忘记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它是否依然存在于那个被忘记了的地方,而且在那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将永远存在下去?

 

于是,这个被古代渔民忘记了的洞口一时成了令人无限向往的地方。那个地方随着我们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记忆而在我们心中约隐约现。就是说,我们这样在想着那个洞口的时候,洞口便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了。由此说来,正如现在的我们这样,“桃花源”是否是存在于陶渊明心中的一种向往?

 

如果对比陶渊明的心境,在我们的心中北京昌平区度假村桃花源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意味呢?

 

朋友沉吟了一会,说:桃花是桃树生命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我理解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其一如桃树绽开的桃花。桃花的开放,如同我们累积的经验,一旦开了花,我们就喜欢从桃花开放的角度来设想未来的果实,那样坚信不移、陷入一种自我陶醉而不能自拔。

 

不知桃花是否知道,它一旦绽开,接着就会消失,然后被后来的果实取代它曾经占有的位置?如果这样的结局桃花是知道的,那么,它知道了还要绽开,是否与人明知道生命的过程就是一步一步地死去、还要一步一步走下去、直到最后的死亡如出一辙呢?

 

看来,与会代表把北京昌平区度假村那个遍地生长着桃树的地方称为“桃花源”,显然是借助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来表达着自己的一种向往,如同陶渊明向往“桃花源”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