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中的市井气
(2009-03-30 23:09:23)
标签:
闲情偶寄桃花雨一瓶一钵李渔兰溪文化 |
闲情偶寄中的市井气
李冬君
写下这个题目,就要提到两位诗人。一位是唐朝诗人戴叔伦,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它将弯月下,本来很幽静的兰溪,写得生动活泼,美丽有趣。还有一位诗人,是本地人,《闲情偶寄》的作者李渔,生在明末时,更像一位落花诗人,不如唐诗灿烂,却有闲淡之美。
李渔,号笠翁,兰溪伊山头村人,游埠溪从村里流过,舟行数里,就到了游埠镇码头。码头,唐初就建了,戴叔伦放棹兰溪,沐浴桃花雨,月照溪水滩时,看那活蹦乱跳的鱼,很可能就在这里。
李渔从码头乘船往衢州,水路约百里,他去看戏。其时,各路戏曲纷纷入衢,班社、名伶川流不息。他先到游埠镇,歇脚于江边客栈,望滔滔流水,于落英缤纷里,体会着唐诗“桃花雨”。
戴是匆匆过客,来了又去。唐末时,这镇上还出过一位诗僧,号贯休,俗姓姜,年幼就在镇上和安寺受戒出家。后来,吴越国王钱镠居杭,他持诗往贺。有句“一剑霜寒十四州”,惹钱镠不满,命其改诗,欲将“十四州”改成“四十州”。休公笑道:州亦难添,诗亦难改,孤云野鹤,何天不能飞也?
遂去也!这份野趣和傲气,年复一年的流淌在这里,如南宋杨万里宿兰溪诗云:一眉画天月,万粟种江星。美化了兰溪水,陶冶了兰溪诗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此魂李渔得之。
当时,镇上百业兴旺,俗称,码头有“三缸”(酱、酒、染),“五坊”(糖、油、炒、磨、豆腐),“六行”(米、猪、药、茧、竹木、运),“十匠”(铁、锡、铜、银……);四方商贾云集。
诗文气和市井气在此汇聚,那么自然的融为一体。他玩味其间,深得此中三昧,而忘情于戏曲。他一生中,漂泊不定,游来游去,可他疲惫的身心,总要落脚在这里,在这里,将苦难变成美的戏曲。
身上有了市井气,他不仅写诗、写戏,还自带戏班子、自演戏,被人以“俳优”视之。可他并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也有人欣赏他,称他“桃园啸傲,别存天地”,这“天地”,很可能就是市井气。(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