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鹏
马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21
  • 关注人气:3,7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虽有不甘

(2013-01-14 09:48:21)
标签:

女生

坠楼

身亡

杂谈

分类: 我眼中的教育

   《南方都市报》消息:昨日清晨,一名大三女生从中山大学北校区第一学生宿舍坠楼身亡。据了解,近年来该校学生坠楼、跳楼事件时有发生,学生直指医学类专业学习压力过大。据知情者称,昨日早上7时左右,有人发现院子内南侧草地上仰卧着一名女子,身高1.55米左右,上身穿一件大衣,下身穿一条毛裤,均是黑色。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该女子身体已经冰凉,“估计死亡多时,从5楼以上坠下”。
  昨日上午,警方在现场进一步调查,但其具体身份及坠楼原因不得而知。不过,事发后,中大北校区多数同学均把原因归咎于医学类专业学习压力过大。其中一名同学说:“我告诉妈妈我们那栋楼有人跳楼,妈妈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为情所困!然后觉得是他杀。看不出我们压力太大么?”另一名同学则说:“不知道是所有的大学都这样,还是唯独中大如此。个人感觉中大是课少作业多,为了写作业,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见面,更别谈交流了。别的一些学校课多,但是作业轻松,这样大家见面的时间还相对多一些,个人感觉这样会好一些。”甚至还有同学称,“不管大一还是大三,走在中大校园就可以感觉从头到脚的冷漠!那学生在中大已经三年了!校风谁来改变啊?”
    据了解,2008年4月5日,一名34岁的女博士从该校内第一宿舍楼七楼跳下,当场死亡。2011年6月21日,另一名博士生从综合楼跳下身亡。来自媒体的消息称两起事故怀疑均与压力大有关,事发后校方曾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但时过境迁,学生已换了几届,此类心理辅导仍然十分必要。

    这无疑是一件令人心寒的悲剧,想想一个人的承受能力到底应该有多大,竟然会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是用生命反抗者今日教育之冷酷无情么?
    也许,也许你可以在一边嘲笑他们太过矫情和脆弱,你也可以在一边埋怨不公和无助,但这都挽救不了因为压力过大不堪重负而陨落的鲜活的生命。
    学校为了让孩子最大限度学到知识,考出好成绩,为生源越来越匮乏的学校赢得荣誉,他们把学生看成了学习的工具和机器,根本不在乎学生能不能承受得了这种重负,更不在乎孩子们学习的东西是不是有用,只是一个劲往孩子头里面灌输,而且恨不得永不停息,试问这样的教育是孩子所希望的教育么?我想不是,这是一种变相的摧残,在这种摧残之下,只会出现三种结果:一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他们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另一种就是过早的叛逆,行为乖张,性格怪癖,时时处处与现实作对,凡事都格格不入;最后一种就是不看重负,选择轻生。试问,这样的教育出路到底在哪儿?
    当然,家长面对压力大的子女应该适当放下一些,而不应该苛求太多。放弃一些生意、权利和应酬,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让孩子们更够感受到有人与其共同承担重负,他们前进的道路上虽然压力重重但绝非孤军奋战。遗憾的是,在学习上承受巨大压力的孩子们,原本在自己的家里寻求一些释放的时候,得到的要么是父母更为严苛的要求,要么是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们的诉求,要么就是父母只拿钱来搪塞和打发孩子。孩子们的压力根本得不到释放,甚至这种压力如同淤泥一般越积越多,最终逼迫选择轻生。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正视目前孩子们所承受的巨大压力,都应该有所反思,孩子们不是机器,更不是传承大人意愿的工具,他们是鲜活的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对他们尊重,让他们感受到尊重,我想这种悲剧才有可能会得以遏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你操谁
后一篇:貂婵,是她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