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洞
(2012-12-21 10:27:25)
标签:
民工10元住宿费高架桥洞杂谈 |
分类: 我眼中的社会 |
再说了,中国的专家和权威人士不是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得出了令国人欣喜若狂的结论——中国已经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业了吗?故而我相信中国因为贫穷而让人流浪,或者无家可归的现象不复存在。
遗憾的是,在这冰天雪地了,却有人因为要节省10元住宿费竟然在高架桥洞中卷缩了长达10个月之久,如果不是被应急联合巡防人员发现,我想可能会更久吧!
据《扬子晚报》报道,寒冬时节,为避免街头流浪人员出现路倒和无助情况,前天晚上8:00起,南京市公安、城管、民政、卫生四部门启动应急联合巡防,对全市桥梁、涵洞、车站、码头,以及地下通道、民工市场等外来人员可能集结的地区,进行拉网式巡查。前晚9:45巡查队在安德门高架下靠近藏家巷处两个桥洞内发现36名民工,其中大部分被劝导进入市救助站和医院。45岁的老高来自徐州,他说桥洞下睡觉不花钱,每天还要早点来占个位。他已在此住了一周多,“附近最便宜的旅社也要每天10块钱,省下来可以吃饭。”在这里住时间最长的,是安徽籍民工老李,他住了10个月,期间遇到巡查就躲避一阵再回来。
为什么这么多人长期住在桥洞底下而不肯去救助站?据了解,一些民工总想着在民工市场附近尽快找个工作挣点盘缠回家过节,去了救助站就失去了工作机会。“他们睡在公共场所,不仅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更重要的是眼下季节严酷,很容易出现不测。”南京市救助站站长戴阿根表示。
面对这个令人心酸的新闻事件,我想起了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寒冷的下着雪的大年夜,一个小女孩赤着脚在大街上卖火柴,因为没卖掉火柴害怕回家被爸爸打,她只好缩在墙角三次点燃了火柴,她看见了温暖的火炉,烤鹅和她的奶奶,奶奶带着她去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微笑死去的小女孩……
如果这些农民工没有被及时发现,是不是也会看着别人温暖的火炉、热气腾腾的烤鹅、应有尽有的年夜饭,忘却刺骨的寒冷,微笑着死去呢?
我一边面对着这些无奈的沧桑的已经被冻僵的面孔,一边品读“中国已经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报告,可谓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既然国家已经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虽然不能确保人人衣食无忧,起码也不应该出现民工为了省下区区10元钱住宿费而睡在高架桥洞的悲惨局面吧!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海吃海喝的人,那些吃穿不用自己掏腰包的人,对于那些凭借自己手中的权柄不断收到灰色收入的人,区区10元钱即使掉在他们的脚面上,他们都不屑弯下尊贵的腰身吧!
然而,就是为了这10元钱,在气温逼近0度的情况下,却有一帮人为了省下这笔钱住在了高架桥洞中。
中国是有钱的,不仅仅因为中国已经步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报告,更主要的是从每一个落马的贪官被查出贪墨的款项就能够看出来。奇怪的是,中国的社会福利却解决不了因为贫困只能卷缩在高架桥洞中过夜的问题呢?
这不是个例,如果说是个例,只能说我们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如果全国范围内采取南京式的应急联合巡防机制,我想北京、上海等城市中,一定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为了很多人瞧不上眼的几块钱蜷缩在猎猎寒风之中。
难道我们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口口声声中国已经太平盛世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从事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克扣工人血汗钱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样的悲剧不脸红么,不感觉羞耻,不感觉寒心么?
很多问题是需要低下头来做的,需要看见底层人的生活状态的,需要发自内心以“为人民谋福祉”立足点的,只有这样,也许民工为省10元住宿费睡高架桥洞数10个月的现象才会真正成为历史。
在这个严寒的季节,很多人一定会生活在有暖气或者空调的屋子里,享受着热气腾腾的饭食,一副俨然幸福的境况,但是还有很多人为了生存蜷缩在寒风雪霜中,令人寒心的事实就在眼前,这难道不是我们相关部门应该检讨自己言行,检验自己工作业绩的另一面镜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