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鹏
马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21
  • 关注人气:3,7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长跑指纹打卡制注定夭折

(2010-11-01 17:20:27)
标签:

马鹏

指纹

长跑活动

全国高校

杂谈

分类: 我眼中的教育

全国高校长跑“指纹打卡”制度注定夭折

近日,关于长跑“指纹打卡”报道如同寒流一般铺天盖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很多人质疑活动网站合法性,《新京报》昨日报道:教育部回应,网站已在申请ICP备案号。

按要求,大学生参加长跑前,首先须在指定的活动网站鹰网上注册,并填写真实姓名、学号,然后录入指纹。由于该网站无国家颁布的ICP证号,其合法性遭到质疑。由于鹰网类似一个实名交友社区,教育部推广的活动竟在一个合法性受到质疑的网站报名,这加剧了部分高校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性的担心。

之前,报道教育部今年在全国高校推行的冬季长跑活动启动在即与往年不同的是,学生先要在一个名叫鹰网的网站上注册,获得注册码后再到学校内录指纹。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式进行验证。

网上查询得知,今年6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发文,在全国百所高校开展冬季长跑活动。通知称,大一和大二学生必须参加,每次女生跑1500米、男生2000米,高校对参加16次以上的学生体育课成绩给予加分鼓励。

 

不难看出,在全国百所高校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确实是一件对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有好处的举动。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别是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身怀丰富知识的大学生更是这个社会难得的人才储备。冬季长跑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体质,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能力。就这个层面,我想很多人,包括学生和家长在内都绝对赞成。

然而,全国高校通过“指纹打卡”制度约束长跑,并且学生每次长跑开始和结束时,都需要通过“指纹打卡”的方式进行验证,我认为此举不妥,必然导致高校长跑“指纹打卡”制度夭折。

原因一:此举刚一出台就引来质疑声一片,各种不同的质疑均来自于同一个焦点,那就是担心信息外漏。现在社会存在的各种各样“防不胜防”的欺骗行为,大多是通过截取别人的信息而得手的,这无形中给指纹注册的大学生的内心造成了担忧,显然结合社会现实,这种种担忧是正常的,完全可以理解。正因此,庞大的学生队伍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抵触措施,以使长跑“指纹打卡”制度无法顺利实施,最终胎死腹中。

原因二:当然,我国自古以来出台的制度,先期都是采取强制性手段推行下去的,但前提是制度本身保护大多数人的权益,受到了起码是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因此才慢慢实施了下来。假设全国高校长跑“指纹打卡”制度也采取如同“地方强拆”一样的手段,强制推行,我担心可能在某些方面,对于图谋不轨者来说更为有利,信息大量集中了,盗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对于学生,为了加强学生长跑锻炼,督促学生长跑并非此举最为有效。既如此,随着制度推广过程中问题此起彼伏,长跑“指纹打卡”制度很有可能就会被废弃。

原因三:引用高校学生的话说,“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起到督促作用,到最后还是会变成‘走过场’。”有同学称,现在活动还未启动,有的同学已在偷偷研究‘应对方法’。“要保持2/秒成绩才是有效成绩,那跑完1500米大概是13分钟,我们可以先在一个点打卡,然后隔10分钟,再骑自行车去另一个点打卡就是了。”如此,“打卡制度”岂不成了聋子耳朵——摆设,既然是摆设,那存在还有什么必要?

综合上述原因,我认为高校长跑“指纹打卡”信息采集存在安全隐患,操作机制不健全,同样没有必须存在的唯一性,故而注定夭折。“鼓励我们多运动是好事,但没必要像‘上班族’一样实行‘指纹打卡’吧。而且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什么非要长跑呢?”

特此申明,本文只代表个人忧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