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
Chinese Mental Wellness Association of Canada |
|
地址: |
#250-5726 Minoru Blvd, Richmond, BC V6X
3P3 |
电话: |
604-273-1791, 604-721-3022 |
传真: |
604-273-1751 |
网址: |
|
所属类别: |
|
相关论坛: |
忧伤是生命里凄美的段曲,不要歧视忧伤!多少回,我用泪滴为其伴奏,因为天灾,因为人祸,因为自己也有挥之不去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善良人的自然情绪表达,不要武断地数落它们——因为,情绪无小事!
我手捧的这本非正版杂志,是加拿大华人情绪健康协会,成立十六周年纪念特刊。
“通过训练和讲座,积极收集情绪健康相关信息,藉此提倡和维护情绪健康患者的利益和权益。”
我对她们用“情绪健康患者”的字眼,来指定那些需要帮助的特定人群,感到这提法很贴切,温馨。恰到好处。
因为,在国内大家一提“精神病”就谈虎色变,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都市中,许多有心理困惑的人,不敢轻易暴露自己的亚健康精神状态,又怯以求医。在自救不能的情况下,又得不到相应的正确情绪疏导——
不少人从焦虑症,强迫症,忧郁症开始,渐渐地失去对自己生活重心的把握,有严重者酿成惨剧,让人扼腕叹息——
问及此会的创始人,当年何以想起创办此协会?陈女士讲了自己在20多年前的痛苦经历,让人听后不寒而栗——
(请看下篇走进温哥华(28):“朋友成了杀妻儿的祸首!”
我浏览了他们定期开展的活动的部分内容。
专家讲座有:
80个缓解压力的妙招:
认识自我: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青少年的情绪困惑:
————
原来在她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的背后,还有一群志愿者团队在无怨无悔地奉献!他们是医生,文艺工作者,还有因需要而前来的相关专业人士。下图照片上的授课人,就是来自广东的慧深居士,他在用易经的图解,给大家讲环境与住房的关系,住房与情绪的因果关联等等——
是啊!16年来,默默地支撑这个公益活动的,正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他们用自己的爱心,以多种方式,对有情绪疾苦的新老华裔移民,伸出援助之手——让她们从这里得到及时的心理辅导,重回健康人群。
我还发现,协会对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空穴华人,孤寡老者来说,这里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卡拉ok比赛,他们来此也不是简单地为了吼几嗓子,发泄情绪,他们来此,可以彼此慰藉,把良好的情绪带回家。相互交流,籍之抚慰彼此脆弱的心境——这里还是华裔移民的娱乐,休闲“会所”啊!
南雁今日小诗
当生命赋予我们
快乐的优先权
苦难在挑战我们承受的极限
不是所有的人都很坚强
羸弱在寻求团体的力量
生命生于纤细
历练走来自强
当搀扶不再是多余
爱也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