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在国外当保姆 |
芙蓉当年和丈夫冒死偷渡香港,保姆生涯是由香港开始的,由于菲佣深受当地人的欢迎,芙蓉在香港总有很重的危机意识。这天她通过行业工会找工作,有两家都同意她试工。她找到油麻地一个很有名气的算命先生,问及自己去哪家好。
那瞎老人问了她的生辰八字,通过摸耳揣骨后说,美国人家无大富贵,但你会喜乐无忧。英国人家家产万贯,但你喜乐少有。
她想了想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找家产万贯的人家只图能多做几年。当她把这个选择告诉她老伴时,老伴也说:“你是对的,有钱的人,才能顾及自己的心情,像我们这些人,实惠比心情你说那个要紧?当然实惠比心情重要。”
所以,她到了“喜乐少有”的英国人家做,尽管她作了“喜乐少”的思想准备,但他们的刻板和小气,真不是一般的人能受得了的。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附近的豪宅里,她拿着主人用电脑打出来的时间表,把闹钟调到准点。不想第一天她是被闹钟闹醒,可不是她带来的闹钟,是女主人给她准备的。比她的闹钟提前20分钟,
“为什么?”女主人说,这是因为做任何事都需要预留时间。要让人等时间,不能让时间等人。”
后来她邻居的女儿考上牛津大学,在她们社区备受关注时,她才知道她伺候的英国太太也是从那个大学毕业的。她的女主人是领事夫人,她的职业就是做“领事夫人”。
一回,她把一批过期的保健品,扔到垃圾桶后,女主人告诉她,这些虽然不能吃了,但那些粉末是可以外敷的,她又被女主人呵斥到垃圾分拣处去,扒拉那些垃圾。这是夏天里温度最高的一天啊。而女主人让她受罚的理由是:“你在这个家没有随意扔东西的权力。”
女主人是香港救世军的常客,她去捐赠的频率高,意见也最多,她主张衣物要根据不同地区针对性发放,救助对象要拥物得体,实惠。并让衣物要各尽其效。
女主人没有特定的工作,这让芙蓉感到自己所有的工作,都受到女主人“无微不至”的监管,这让她觉得很琐碎,很烦人。
临走前她又去找瞎子老人,现在她跟大家一样叫他风水师,“这些年,都是小事扰人,你没有让小事缠死你。你心大,你有造化。你就随心走吧。”
所以,她“随心走”跟这家人,从香港乘飞机到了北京,所不同的是,这次她是以香港居民的合法身份入境的。她由提着脑袋偷渡出境,到今天以香港人身份大摇大摆的回来,“恍如隔世”她对我感慨她回国那天的感受。
近十年了,她在这个家与女主人由磨合走向平和——
当她的记忆随着年龄衰竭,多忘事,力所不及时,当年,年轻气盛的女主人,也不再年轻。她的性情也随岁月的过滤,变得温和宽厚。
她们都是女人,是女人本质的从善让她们搀扶着走到如今。
她们在北京使馆区享受人生时,这两个文化,生长背景截然相反的人,也因为生活的打磨让她们渐渐地理解对方并不离不弃,相敬如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