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病,天知否?”俗话说:“歪船不倒,破船不沉。”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话“药篓子更长寿!”是说别看某人身体不怎么样,天天病病殃殃的,活得更长寿!人们无法理解。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写了近万首诗,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900多首诗与病相关,约占总数的1/10,堪称“古今第一病人”。然而,这位古代的“病秧子”,竟成宋代诗人中最长寿者,寿至86岁。那么,陆游为何如此长寿?在陆游的诗中可见他身患多种病——龋齿、头痛、腰痛、脾病、疟疾、肺病、跛足等疾病外,最让他痛苦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网病。陆游何时患上糖尿病?一般认为,陆游在52岁时写下的《铜壶阁望月》中留下蛛丝马迹:十年肺渴今夕平,皓然胸次堆冰雪。“肺渴”是糖尿病症状之一,如果像诗中所说,已“十年肺渴”,则陆游在42岁时已患病。54岁时,陆游写《过忠州醉归舟》,称:“不堪酒渴兼消渴,起听江声杂雨声。”陆游通医,知道“消渴”是糖尿病的专称,他曾写“百尺辘轳新浚井,一杯聊慰渴相如”,包含两个意思:其一,自己和汉代司马相如患的是同一种病;其二,剧饮无度,是引发糖尿病的主因。然而,陆游表示:还是要再喝一杯。陆游为什么得糖尿病?除了饮酒,陆游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喝粥,对普通人来说,喝粥确可养生,但粥会导致快速升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饮酒加喝粥,所以陆游“瘦尽腰围白尽头”。多病不幸,但对陆游来说,也有幸运的一面。陆游自己曾写道:“饥能坚志节,病可养精神。”因多病,陆游从年轻时就非常注意锻炼身体。他喜欢打猎:“挂鞍狐兔猎场归”“壮年一箭落双雕”“天寒弓力劲……逐鹿应弦倒”。陆游出身世家,祖传擅医,颇通《本草》,他写过很多采药、种药诗,还自己配药,“遣奴买药物,日夜事炮煮”。宋代流行导引术(一种保健按摩的方法),陆游却觉得太麻烦,更愿“美睡宜人胜按摩”,这也符合养生之道。陆游晚年再度出仕,为南宋权臣韩侂胄撰书,见讥清议。韩侂胄与朱熹关系不佳,曾以“庆元党禁”,将朱熹、周必大、叶适等59人列入黑名单,其中不少人是陆游的好友。陆游时已年老体衰,回乡务农,未参与讲学,侥幸置身事外。这段政坛风波,却意外地对陆游的健康产生了好处。在乡无事,陆游亲自参与劳动。比如在《贫病》诗中,他写道“行年七十尚携锄”,81岁时,还“平生诗句传天下,白首还家自灌园”。陆游原本就好动,在《冬日斋中即事》中,他写道: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因为经常从事轻体力劳动,晚年陆游“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吾今垂九十,耳目未盲聋”。陆游的一生虽剧饮无度之恶习,但经常参加打猎和田园劳作,加之出书立传、笔耕不辍,因此,虽多病缠身,亦能高寿。
近期社会上流传着一个十分离奇的新观点:“慢病健身”。据说这个观点是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保健科退休博士生导师阳明教授 提出的。他说这是我40年教学的科研成果。他说我经过近万名患者健康状况的记载、统计、综合、总结出来的。凡是从来不生病的健康的人,一生病就是大病、重病,治疗相当困难,难得治愈。凡是有慢病缠身的人,生存能力反而很强,大多数都活8、
90岁甚至超过100岁。有的甚至40年前就是这种病成为我的病例,现在还是这种病仍是我的病例,而且活得好好的。为什么?答:“慢病健身。”他说凡事有慢性病的人因长期看病吃药反而形成了人为的抗体。这就是华佗“世无无病之人”的医学真理。所以老人们千万不要怕有点慢性病,只要你五脏六腑无大碍,那绝对就是长寿老人。特别是体检,结果个别指标略有偏高或偏低,这是正常现象。再加之医院检验员视觉合理误差,水平参差不齐,检验指标只能作参考。千万别相信那些唯利是图的医生和医院某些人的屁话,那是吓人的,是攻心战术让你花钱的。现在老人只需要心情舒畅,快乐生活,这就是健康的基本要素。如果你所有的体检报告指标都跟20、30岁的年青人一样正常,那才真的是不正常
,因为它不符合自然规律。总之一句话,老年人一定要凭自己的兴趣而生活,乐观为上。这是生理保健学上最简单的理论基础。该吃吃,该喝喝,该耍耍,该乐乐!这一观点一提出,立时引起热议。且不说它有多少科学道理,但是多少年来那些“药篓子”腻腻歪歪越活越有精神的却大有人在。这真的是“歪船不倒,破船不沉”啊!
是啊!人到老年有点病是正常现象,因为那是自然法则。就像一台机器,零件用久了就会有损耗,这是毋庸置疑的。人也一样,每个器官工作时间长了也会多少受到一些伤害。尤其是有的人在饮食上有一些不科学的做法,如酗酒、吸烟、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进食等等,都会对身体的五脏六腑造成伤害,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因此,不要怕有病,因为这个自然法则谁也逃脱不了。有了病就要积极面对,与疾病作斗争。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不被任何困难吓倒。只有这样才能越活越年轻。
夕阳红,慢慢活,越活越有滋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