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游

(2022-08-24 09:42:29)
标签:

“野游”

田园美景

干粮

南山

耐人寻味

                    野游
      野游”指到野外游玩。 出于汉刘向 《说苑·善说》:"野游则驰骋弋猎乎平原广囿,格猛兽。"野游是带有户外元素的旅行,所走的路线是非大众、非观光线路。这和那些在各个大众景点走马观花的旅行不一样,野游可以欣赏到更多的自然风光,有更深度的户外体验。
    “野游”一词现代人基本不大用,一些年幼的孩子也不太懂“野游”的意思。但在旅游还不十分盛行的过去,孩子们借着“六一”这个孩子们的节日到郊外去”野游“还是很惬意的事情。在我的记忆中,有那么几次”野游“曾经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小的时候,那还是20世纪六十年代,每到”六一“儿童节老师就组织我们去郊外”踏青“,也就是”野游“。每当那时,我们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男孩子一般都是白上衣蓝裤子,把白上衣扎在裤子里,脚上穿上一双蓝色的球鞋,系上红领巾,很神气的!女孩子上身穿着白上衣、下身基本都是花裙子、帆布系带的鞋,系上红领巾,娇美可爱、朝气蓬勃。在我的记忆中,每次去“野游”天气都非常好——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小草青青、阳光明媚,一幅田园美景。同学们排着队伍悠闲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每次去“野游”老师都会准备一些小礼品,每个同学在参加“挖宝”等活动时有所收获,就到老师那领取奖品——糖果或一扎小水萝卜不等。有一次镇内的三所学校一起组织“野游”活动,时间是一天(以前的“野游”都是半天),这样,每个人就要带一顿午饭。“野游”那天,三个学校从不同的方向向东门外进发。到了目的地,按照年级开始组织活动,热闹非常,同学们都玩得很尽兴。到了中午,同学们都拿出自带的干粮坐在地上吃了起来。由于上午玩得都很卖力,因此到了中午同学们都饥肠辘辘,每个人带的午饭都不够吃!当我把带的干粮吃完还没饱时,我抬头一看在我们班级最前面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啊!二哥!”只见他拿着大半块玉米面饼子站在那看着我,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跑向前去,接过二哥给我的玉米面饼子,心中激动不已!因为二哥是二完小的,而我是一完小的,他能找到我实属不易。况且这“二哥”并非是我的亲二哥,而是一个院长大的小伙伴。拿着二哥给我的饼子,我舍不得狼吞虎咽地把它吃完,而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品尝。一些还在“饿”着的同学有的伸出手来希望我能赏他们一块。然而,我却“硬”着心肠只顾自己充饥。这难忘的一幕在我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中总是久久不忘、回味无穷!
       学生时代学校有计划的“野游”几乎每年都要组织。除了学校组织的“野游”外,业余时间我们自己也会组织一些“野游”以丰富我们枯燥的业余生活。记得自己组织的最大的一次“野游”是我们家属院的职工子女自发地去南山的那次“野游”。去“野游”的前几天,我们商量好了路线和所带的物品——谁拿米,谁拿锅,谁准备干粮,谁准备水,还有碗筷勺铲,都一一落实下去。去“野游”的那天,天依然是晴朗爽快、万里无云。我们在家属院大门口集合后,开始向南山进发。到了南山,我们向西南方向的“老牛槽沟”前进。走过一坡又一坡。因为谁也没有来过“老牛槽沟”,所以只能是摸索着前行。在这过程中,有的小伙伴因为走得急促,丢了一些所带的物品。好不容易我们终于走到了“老牛槽沟”。看着那么大的一条沟,小伙伴们都兴奋不已——因为我们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一条沟呢!进了沟,我们找了几块石块搭了一个锅造,把锅坐上,放上水,淘好米并捡来很多柴火开始做饭。因为都不太熟练,所以饭做得半生不熟。然而,享受了这个过程,小伙伴们都很开心。到了下午,天要起风,我们急急忙忙地往回赶,到了家也快晚上了,一天的“野游”就这样的结束了。虽然和想象的有些出入,但仍然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其实,小时候的有趣事还有很多很多,像“野游”这样充满童趣的游戏说也说不完。现在想起来真的挺耐人回味的。参加工作以后,有几次“六.一”儿童节女儿学校组织“野游”邀请我们参加,我们就又体会了几次“野游”的乐趣。那种乐趣和游览名胜古迹、大河大川截然不同,让人很是惬意!
                                   野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处暑
后一篇:不倒的歪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