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出口转型正当时
(2009-03-12 15:33:01)
标签:
出口海外兼并信用担保杂谈 |
分类: 杂谈 |
我国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又力促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举措深得民心。但是也有一种观点,指责政府过度依赖出口型经济。我觉得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我国政府应继续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举的多元贸易的长期战略,不要因势而变。在全球美、德、中、日前四大经济实体国家中,后三位都是出口型经济的国家。而美国却发生了金融危机,德国在欧盟国家中则是受到经济危机冲击最小的国家。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局部和暂时的困难全部归咎于对外出口的依存度上。相反,中国企业要利用这次经济危机之机转机,紧紧依靠银行业的大力支持,在这场经济危机中,许多国际知名企业的股价处于最低点时,该出手就出手,实施兼并、收购,取得相对控股权,拥有话语权地位。发挥中国企业适者生存的优势,促进我国由出口贸易型经济向海外投资型经济并举的根本性转变。借鉴德、日、韩海外扩张的成功经验,提升精密制造业先进水平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顺势而为,始终掌握国际市场的主动权。下面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全国银行系统要尽快建立企业、个人的银行借贷“信用度”信息数据库。科学制定银企贷款信用担保评估体系,建立与时俱进的市场化信贷担保制度,废除银企借贷企业连环担保的制度,真正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是当务之急。
2、建议建立采取“由政府牵头——股份制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成立我国“银企信贷保险公司”的社会保险机构,专门为银企信用借贷担保提供保险服务。保险公司根据企业的信用度,收取浮动保险费率,真正融入市场经济,解决企业后顾之忧,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中国企业已具备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势和能力。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产品均来自于中国OEM生产。中国企业缺少的就是品牌、营销网络和忠诚的客户群。中国企业要充分把握这场危机中的机遇,积极出击,以最小的代价兼并、收购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国外企业,合二为一,实施蛇吞象的蛙跳式跨国经营战略。
4、国际贸易不是无限量扩张,最终还是要受限制,商务部要坚持引领有能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跨国经营的龙头企业,带动中国企业在国外建立制造业基地,规避国际贸易保护壁垒的风险,形成国际之间相互合作的新型产业链,使中国成为全球集散和配送中心,提高中国企业能够真正抗衡今后国际经济危机再度爆发的应对能力。确保我国多元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是中国外向型企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