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旅游游记 |
分类: 游记 |
这次到英国伦敦特地多呆一天的一个原因,就是要专程去参观大英博物馆。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宁格勒美术馆(也称冬宫)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卢浮宫去过两次,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虽然也去过两次,但是太匆忙了,记忆不深了,计划明年再去一次纽约。虽然来伦敦但都没有参观过大英博物馆,这次要把过去的遗憾补上。
2009年10月26日上午,来不及去吃宾馆的免费自助早餐,就在宾馆旁边小店里简单地吃了早餐,还把余下来的一个面包带着,顺便花了0.45个英镑买了一瓶依云矿泉水,把水与面包一起放进双肩包里带上。之后,我徒步去了不远处的大英博物馆。我估计周一来参观的人数不会很多。没有想到,到了大英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人数还是不少的。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世界第一流的博物馆是不收取门票的,还以为我的双肩包不能带进去的,结果没有人检查。我看到门口前,用英文、日文、中文等四种文字写着,“本博物馆自1759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收门票。为了维持博物馆的日常开支,希望来此参观的游客,能够自愿放入3个英镑、或者5个欧元,.....。”我很自觉地投入3个英镑。
进入大英博物馆,我到前台去领取一个中文电子语音导览器,需要付费3.5英镑,工作人员还要我押着有照片的一个证件,没有带上身份证,又不想把一本护照押上,我还好掏出一张中欧学院的学生证。大概只要有照片的证件就可以了。工作人员又送了我一张简单的标有数字的参观导游图,这样就可以对照语音导览器的数字顺序,来参观大英博物馆内的关键文物点,并且听取中文解说词的。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又名大不列颠博物馆,位于伦敦的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成立于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免费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免费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时间跨度之大。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现博物馆拥有藏品6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目前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根据电子导览器和简易导游图,我就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重点展品顺序开始参观。
No.1这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宝贝之首—埃及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这是1799年拿破仑战争失败之后,被英国人抢来的最为珍贵的一件文物。这块石碑诞生于古埃及的公元前196年,也有专家认为它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这块石头的正反面分别刻有古希腊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三种文字。由于这块石碑刻的三种不同语言版本是一个同样的内容,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在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并据此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世界唯一一块的罗塞塔石碑,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我看到这块石碑上,刻有鸟,动物图案等线条清晰,字体端正。这是目前世界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块三种不同古文字的石碑,堪称镇馆之宝。想想三、四千年前,古埃及就有这么厉害的翻译与编辑能力,在这么坚硬石碑上能够刻字其工艺水平有多高的?真的令人惊叹!我真为古人聪明的才智而折服,为现代人还能够保存这样的价值连城之宝而感到庆幸。
No.2是一座埃及法老的石头塑像,高度大约有2米多。这是古埃及第十九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半身塑像,他在位七十年是古埃及历史上最鼎盛时期。这座塑像出自他在迪比斯纪念堂,是公元前1270年的作品,比耶稣诞生都要早1000多年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就令人震撼!
No.3是一个出土于古希腊古里特岛上的一个青铜器文物。在一个很小的铜牛头上,有一个小丑站在牛背上表演杂技动作,这是一个3500年前的青铜器制品。3500年前,就有杂技表演了?青铜器小丑惊险动作与已经发怒的牛,小巧精致,都活灵活现的。
No.4是出土古希腊公元前500年的陶罐文物。这个陶罐的图案画的很细腻,色彩至今还是很鲜艳,纹路还是十分清晰。一个勇士把一把剑刺向一个妇女胸腔,鲜血喷洒出来,但是这位妇女没有屈服,还是在拼命抵抗。据说,这两位人物在古希腊神话中,都是有名有姓的名人。勇士是阿基里斯,被杀的妇女是亚马逊女王彭泰西勒亚。在杀死了女王彭泰西勒亚的瞬间,阿基里斯爱上了她。这个艺术品的制作人还在陶罐上面签了名字,所以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的习惯至少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我看过不少的陶罐作品,也有古代的陶罐文物,但没有见过如此高超艺术的,保护还是这么好的2500多年前的陶罐艺术品。古人的艺术能力与表现手法,要比我们的想象力丰富多了。不过,古人让妇女上战场,男人刺杀妇女,那种惨烈结局,也让我心里很不好受的。
No.5是公元前400多年的一座大理石塑像组合,可能是来自古希腊的(我记不得了)高大的雕塑是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妇女手捋头发表情惊讶,俯身站在城墙上面观看下面被战争围困的场面,表现了妇女对战争的恐惧神志。妇女身上的飘带、饰品,以及身边的一条狗都很逼真。
No.6是英格兰古钱币,展示的是中世纪以来的英格兰钱币发展历史,以及英格兰的经济与统治者的变化,英格兰历史的变迁。我认为,这个展品排上No.6有点不怎么符合大英博物馆的地位吧。
No.7也是一组很大的大理石塑像组合。来自雅典帕台农神庙东墙上月神马车,有马拉着后面的车子,车上坐着月亮女神塞勒涅。车子中间的部分不见了,只见前面一个大马匹的上身部分。让我吃惊的是,马匹的逼真和写实。马已经精疲力竭了,马头上的血脉都已经突出,眼珠爆出,张开大口吐着粗气。马的牙齿与舌头,马的鬃毛每一根也都是十分地有动感。仿佛就是一头活生生的漂亮高头的骏马在奔驰。后面车上的月亮女神,神态优雅,楚楚动人。我忘记了她的制作年代,我想至少也是2000年前的作品吧!这种大理石雕塑,现代人用现代制作手段能够制作吗?恐怕不容易吧!
在一边观看一边拍照时,突然发现我的一个小包被人撞了一下,赶紧回头一看,有一个中东地区模样的年轻人,很奇怪的样子,左手把一张大一点导游图放在左手臂上,左手在下面可以活动的,而别人看不清下面的他的这个手在做什么。怎么会这样拿着的导游图的?!还好,我看住了自己的小包,里面可是重要的护照与钱包。他有点尴尬地看了看我,赶紧侧头与旁边的人说话了。我想,你动我的双肩背包也就算了,里面只有水与面包的。重要的小包不可动也。也许,人家不当心地碰到了我。小心为妙,我不如躲开吧!
感觉有点累,走到外面呼吸一下空气,坐下来再看看导游图。大英博物馆虽然游客很多,但是这里能够自由的拍照,让人感到自由与轻松。在休息的片刻,让我环顾四周,这是一座很大的博物馆,建筑很有特色。大英博物馆现有建筑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100多个陈列室,面积约六、七万平方米。博物馆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每根圆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着一幅巨大的浮雕。整个建筑气魄雄伟,蔚为壮观。除了欣赏展品外,游客还可以领略英国人在博物馆设计方面的过人之处。大英博物馆大中庭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里面还有许多大的雕塑。当然,也都是古文物雕塑。广场中央为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对公众开放。人们可以在这里,喝饮料,吃一点点心。
休息时,我请一位工作人员为我拍了一张背景是一座雄狮雕塑的照片。

大英博物馆,的确珍藏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精华。这里所有的藏品不属英国人独有,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