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斯坦福校园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四平八稳的矩形石料建筑,土黄色石墙环绕着红屋顶建筑,由拱廊和半圆形的拱门连接。这些建筑在颜色和外形上高度统一,但却拥有各自独特的结构和罗马建筑元素。标志性的红瓦屋顶以及加州蔚蓝明亮的天空交相辉映,构成了斯坦福校园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
除了美轮美奂的建筑风格,斯坦福校园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大。(斯坦福校园面积高居全美大学榜首。)我在耶鲁上学时只需要花五分钟就能从宿舍到教室,然而在斯坦福,我需要花至少半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我当机立断,决定买一辆自行车。而说到这个自行车,我还有几个故事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刚开学的时候学校里会出现很多卖自行车的摊位,然而,在我的观察下,平均一辆自行车居然都要价300美元左右!这些摊位主要是针对那些不明就里的学生和家长们的。我觉 得实在没有必要花这个冤枉钱,于是我自己坐公交车去了临近的沃尔玛,在那里买了辆只要50美元的自行车。虽然这辆车看起来很简陋,但幸好在我使用的那些日 子里,它都表现出色。
关于自行车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那是发生在我入学一阵子之后。之前我骑车的方式非常普通,就是两只手搭着把手而已。但有一次当我骑车去教室时,惊讶的看见了一个大黑人,他的双手不仅没有扶住车把手,还拿了份报纸边骑边看!当时我被这个景象深深地震撼了,心想这可真是一个又酷又省时间的做法。于是我决定向他学习,刻苦锻炼起自行车技术。我从单手扶把手开始,慢慢适应起来,我发现学习的过程中最难克服的就是上下坡了,因为如果不扶把手的话很难保持平衡。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星期之后,我也成为了在校园内边骑自行车边看报纸的一员,并且我发现,这样真的能节省很多看报阅读的时间,哈哈。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骑车时我所看的大多是一些短小的文章,如果是那些长篇的学术论文的话,即使我有再好的车技也还是不能把它们都看完的。
在熟悉了斯坦福的环境后,我不由得将它和耶鲁进行比较。在我心里,斯坦福和耶鲁的差距还是有一些的。最大的一个差距表现在学生方面。我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时认识了许多来自全世界名校的同学,他们之中有来自于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T)、巴黎综合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还有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然而,和我耶鲁本科的同学比起来,他们似乎并没有表现得更加出色,在个人素质的全面性方面,他们远比不上我在耶鲁读本科时的同学。所以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的确很优秀,但并不足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我想,这大概是因为那些优秀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并不一定会继续攻读研究生。当然,我的这种说法并不代表斯坦福就一定比耶鲁差,因为我在耶鲁念了本科,而在斯坦福念的则是研究生,这两者是很难进行比较的。
同时,斯坦福的伙食也比耶鲁差多啦。之前我已经说过了,耶鲁的Berkeley餐厅是在全美国都享有盛誉的。和耶鲁比起来,斯坦福的食物自然就索然无味。所以我往往会选择在家吃或者去赛百味快餐店(Subway)买两个三明治来应付一天的午餐和晚餐。
除了平时上课和参加各种活动之外,我在斯坦福也结识了一群十分有趣的朋友。在学校,我认识了一个名为Chieko的日本人,她是同丈夫一起来美国的。平时她的丈夫在学校教书,而她就会不时地举办一些小聚会,与她的朋友Tomoko一起教我们怎么制作日本美食。我在那里学到了许多之前闻所未闻的菜式,比如日式
盖饭(domburi)、日本饭团(onigiri)、味增汤(miso
soup)、乌冬(udon)、炸猪排(tonkatsu)等等。Chieko是一个十分贴心的人,每次和我们见面时,她都会自己准备一套精致的日式碗筷,让我们即使在美国,也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日本风情。